創業者都像是希臘神話里的西緒福斯(Sisyphus):在人類中以機智聰明聞名,囤積了大量財富,后被宙斯懲罰,每天必須用盡全力將巨大的石頭推到陡峭的高山頂上,然后,石頭會自動滑落滾回山下,他要從頭再來一次,重新把石頭從山腳下推上山頂上去,周而復始……創業者當中有很多人成功地創了一次業,還會梅開二度、梅開三度地再去創業。
VC最喜歡“第二次”的創業者。
因為第二次的創業者有過“第一次”創業成功的經驗,“證明過了”自己的能力,嘗到過賺大錢的美好滋味,知道了成功的秘密,因此他們第二次創業必然成功,至少他們的成功系數要比第一次的創業者大得多。所以成功了的創業者,第二次創業再去找投資人融錢,VC會爭著塞給你大錢,生怕錯過了這個機會。
第二次的創業者是否會是必然的成功者,甚至成為“成功專業戶”,永遠都會成功呢?這是值得深思和探討的。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第一次創業的成功,毋庸置疑,給第二次創業預先買好了一張進入VC大門的VIP門票。
換個角度想想,好像邏輯上又是說不通的,你第一次創業成功,賺了大錢,為什么第二次還要找別人去融錢?自己摸出錢來砸不就得了?
說起來也真有意思,許多創業者第一次創業,歷盡千辛,艱苦卓絕,最后終于萬里長征大功告成。第二次創業他們絕對不再重復自己的過去,不犯第一次創業時犯過的錯誤,不在同樣的道路上再走一遍;第一次創業,為了一個Idea耗盡心血,第二次創業,一打Idea同時齊頭并進;第一次創業時在車庫里或者一居室的客廳里開始,第二次創業,在CBD甲級寫字樓頂層里高瞻遠矚風光靚麗地開始;第一次創業,CEO起早摸黑,自己寫程序見客戶叫盒飯倒垃圾過的是豬狗不如的生活,第二次創業秘書倒茶副總起草文檔公務艙五星級酒店創業峰會的坐上常客;第一次創業的目的是證明“我是否有個good idea”,第二次創業是證明“我是否是一個成功人士”……
不過你說奇怪不奇怪,迄今為止,我們聽到的幾乎所有激動人心的創業成功故事,都是出自“第一次”的創業者,Google、Apple、Yahoo、微軟、亞馬遜、eBay……第一次創業,就像第一次墜入情網,那種如癡如醉的瘋狂,那種舍生忘死的浪漫,那種步入未知、挑戰極限的決心,那種接受任何責備、任何拷打、寧死不屈的頑固,那種年輕赤誠的心、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不懼怕失敗、不怕摔死的拼命勁兒,使得我們僥幸第一次創業成功。
創業猶如做學問,古今之成大事業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人消得人憔悴; 3.眾里尋她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再來看看第二次的創業者,好像他們都有些先天不足:
第二次的創業者都假設了自己的先決條件是一定會“再次成功”,天哪,成功哪里可以打包票的?如果有,俺一定去保險公司給全世界的第二次創業者們都買好保險,然后在每個公共場所的“免費保險套箱”旁貼一張尋人啟事:尋找第二次創業者。且不說俺自己第一次創業成功,第二次創業翻船,第三次創業險勝的親身體驗,就算是在網上花了半天時間試圖找到有數據能證明第二次創業的成功率遠遠高于第一次的數據,結果什么也沒發現,只找到了一個研究報告說第二次創業者比第一次創業者少犯10%的愚蠢錯誤。無非是,第二次創業注冊公司前,名字先想好一大堆,到工商局查名,哪個沒有被注冊就用哪個,一趟搞定;不像第一次的時候,送進去一個名字被打回一次,再送一次又被打回,來來回回浪費不知了多少時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