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蘋果學習
《21世紀》:你畢業后做過三種不同種類的生意,而把做漢庭比作發展現代農業,這個比喻很新鮮,怎么理解?
季琦:最開始我是賣電腦和做系統集成,一個個訂單去爭取,就像打獵,每次出門不知會碰上什么,運氣不好會空手而歸。一直處于緊張狀態中,努力維持最基本的生存。后來和幾個朋友一起弄了攜程網,搭好框架,確立了行業地位,生意自然來了。這有點像種樹,樹種下,只要根基扎實了,得到足夠陽光雨露,就可以享受果實了。
再后來做經濟型酒店,有點像開荒種莊稼。要在合適的地方選合適的莊稼種(選址和產品類型),選錯了,后期再辛苦也是徒勞。土地的平整和播種(設計、裝修)也非常重要,開出來的地塊是塊“漏地”(滲水、異味等隱性裝修毛病),水稻就會因缺水而產量很低;要是播種過密(房間太小),也會因為沒有足夠的陽光和養分而營養不良;秧插得太稀(房間過大),又會影響產量。而日常的維護(日常經營)也非常重要,任何一個環節沒做好都會出問題。
遍布全國的連鎖酒店就像大農莊,需要專業管理、先進技術來支持。種莊稼相對容易,種樹技巧性強一些,但要做個大農莊,就非常難。尤其在中國這片古老的農業社會中,發展現代農業絕非易事,但這也正是我們的機會所在。
《21世紀》:你曾在博客里說一直想跟喬布斯學習,漢庭也一直向蘋果公司學習,現在你找到學習的突破點了嗎?
季琦:我非常敬佩并學習喬布斯的創業精神、企業家精神。我是從創建漢庭后才喜歡上蘋果的,我發覺我們與蘋果在產品設計理念上非常接近,簡潔、方便、高品質、美感,最重要的是,大眾化的價格。
蘋果能有今天,并不是蘋果的logo設計的好,而是產品好,成功抓住了消費者需求,并以合適的價格提供給消費者。這也是后來者漢庭能在短時間內追趕行業領先者的原因。
《21世紀》:你經常說,別人學不到漢庭“看不見的東西”,與同業相比你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七天也一直強調自己的競爭力在“看不見的地方”。
季琦:我們總是比其它經濟型酒店好那么一點,比如位置、淋浴、油畫、床、辦公區、商務會所等等;且新技術的使用也是同行中最多、最早的,如雙網線、無線寬帶、一卡通等。和蘋果的產品一樣,在同類產品中,我們的性價比是最高的。
模仿產品是最容易的,早期,我也到同行的房間里量過尺寸、拍照等,但“看不見的東西”是很難學到的,這是指各種綜合因素,如包括創始人在內的高管團隊、股權架構、價值取向、管理風格、管理框架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