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危機
但也有人認為,衛哲與馬云交往六年之后才加盟阿里巴巴,在這漫長的時間內,馬云沒有理由看不清楚衛哲。而且兩人私交不錯,雙方存在矛盾的可能性不大。衛哲談起馬云時,曾經說:“我們在一起,花時間最多的就是談夢。”一個典型的夢境就是:50年后,他們一群老頭閑坐在西湖邊聚會、飲茶,這時忽然聽見廣播里傳來新聞,阿里巴巴的股票價格又在大漲。
一位阿里巴巴集團中層表示,衛哲最大的失敗,并不是對欺詐事件的處理不力,而是馬云新近布局的1688.com 突圍無效,致使B2B業務找不到下一個增長點。此外,今年1月份上市的“無名良品”看起來接下來也會是淘寶的產品,B2B部門想拿也拿不走。而“無名良品”面向的,恰恰是B2B業務的核心受眾——誠信通用戶。
該中層員工還認為,將阿里巴巴送上市后,衛哲便再無作為。在衛哲任內,阿里巴巴推出了大量的增值服務產品,先后收購了阿里軟件、中國萬網、美國軟件公司Vendio和Auctiva以及深圳一達通,推出黃金展位、幫助中小企業建站的“winport旺鋪”服務、競價系統“網銷寶”、小額批發平臺全球速賣通等,但都籍籍無名,沒有對B2B業務成長發生作用,沒有證明自己。
他分析稱:在上市后最應該做的,不是研發新產品,也不是打通和淘寶的聯系,而應該去做大手筆的收購與整合。B2B現有的幾筆收購幾乎都沒什么成色。嘗試摸索新產品的過程中,阿里巴巴B2B 業務錯過了外貿B2C這趟車,也錯失了可能的未來。
衛哲是規模戰的信徒。目前,阿里巴巴員工數量已急劇擴大至1.4萬人,其中B2B業務銷售人員占據大半壁江山。誠信通起步時依靠的地推銷售力量,至今已經成為阿里巴巴一個龐大的包袱。
甚至有悲觀的分析認為,在衛哲治下,短短五六年間,阿里巴巴已經從挑戰者象限轉移到被挑戰者象限,創新無從談起,大企業病顯露無遺,而環球貿易網、敦煌網等B2B領域的勁旅,卻輕裝上陣,以抽取交易傭金的盈利模式攻克城池,圍堵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已面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尷尬局面。
在衛哲2月21日辭職之后,馬云曾召集高管開過幾次會議,無一例外地都談到了衛哲離職事件。他堅定地表示,刀是服務于理想的,“我們的心很軟,但我們的刀很快。”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