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個年輕人在斯坦福實驗室里創造 Yahoo! 的時候,互聯網的創業就與傳奇和夢想劃上了等號,之后的 Google 和 Facebook 一次又一次地讓所有人確信這一點。它們都誕生在不起眼的大學宿舍,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所以在這個創業漸成風氣的年代,你總能看到國內很多初創互聯網公司大叫“我們年輕,所以我們有夢想”,它們在招聘的時候也會特別注明應聘者一定要有“激情和夢想”。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知道別人怎么定義“夢想”這個詞,我覺得“夢想”應該是一個很美好的東西。它觸動你的心靈,讓你感動;它激發出你的全部熱情,而不是貪婪;它發自內心、來自于自己的反思和獨立判斷,而不是別人的煽動和灌輸。 以前我也常憧憬著去一家創業公司,那個時候我不滿大公司的臃腫和低效,痛恨他們的官僚和笨重,覺得創業公司是夢想、激情、靈活和創新的化身,它一定沒有那些大公司的毛病。我想象著那里的每一個員工都熱愛自己的產品,每一個人都是產品的客服,都愿意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讓產品趨于完美。后來因為一個機會,我加入了一家創業公司。在大半年的時間里,我看著它完全抄襲別人的產品,看著它的員工由幾十人增加到一百多人,看著它空降大批高管,看著它為了吸引風投大量招聘不合格的人,看著它逐漸變得臃腫和官僚。除了招聘和開會的時候老板總會佯裝激動地說起“夢想”之外,它和夢想再沒有任何關系,甚至它的工程師也只有在調試的時候才愿意使用自己的產品。 盡管這家公司后來順利拿到了一筆數目可觀的風投,我還是沒能說服自己在那里繼續呆下去。以后它可能會成功上市掙很多很多錢,不過即使那樣我也不會后悔當初的決定,因為它完全沒有那些“傳說中的”創業公司應該有的美好品質。 從那以后,我開始反思創業這件事情,想要弄清楚國內有沒有一家創業公司不是靠對金錢的渴求而是靠激情和夢想驅動,有沒有一家創業公司像當年的 Google 那樣不打算做傳統型公司。 然后,你猜得很對,結果讓我非常失望。很多創業公司的目標就是瘋狂獲取利益然后成為有成千上萬員工的大公司,所以它只希望你有發財升職的夢想,至于創新和社會責任感,對不起,那些只是手段而已,你想得太多了。 我所知道的互聯網創業者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大公司的管理層,這類人年齡已經30多歲,在這個行業算年齡比較大了。他們過去憑借自己的能力在某個大公司獲得了不錯的職位,但是看到之前共事過的張三李四都出來創業而且居然還有人成功了,便開始想要有“自己的事業”,然后正好看到一些東西剛剛起步又有不錯的前景,于是就辭職出來自己創業,一般還會順手帶走一些親信員工。另外一類就是荷爾蒙比較多的年輕人,他們剛剛畢業,有的是激情和青春,正好看到一些東西剛剛起步又有不錯的前景,于是就和幾個同學或者同事出來創業。至于什么東西“剛剛起步又有不錯的前景”呢?很簡單,多留意美國那邊,看到那邊什么東西火了直接照抄過來,然后做一些“本土化”的小改動。以前他們把這個叫做 C2C —— “Copy to China”, 后來覺得整個行業也都是這樣了,不用再自卑——“中國人最擅長模仿,能抄出來也行呀!”,所以他們現在把這個叫做“微創新”。
需要說明的是,我并不是一個反對商業的人,也不覺得賺錢有“銅臭味兒”。在這個商業社會中,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賺錢不只是生存之必須,也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只是如果單純掙錢,應該不能和夢想扯上關系,創業是掙錢,在一家公司打工也是掙錢,為什么打工是“日復一日沒有心跳地生活”,而創業就是伴隨著激情和夢想呢?我并不鄙視想要上市和發財的人,但與這樣的創業相比,“我長大了要做一個科學家”更配得上稱之為夢想。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個彩票站,這個彩票站和城鎮各處可見的彩票站不一樣,它有一個很吸引人的地方:中獎率高那么一點兒。所以有很多人就組團分別向這個彩票站進發,他們斗志昂揚,激動得面紅耳赤,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為他們歡呼,“看,我們要不畏艱難地去買彩票了!”。 這些愿意踏遍千山萬水去買彩票的人,也不過只是一群買彩票的人。我一點兒也不懷疑他們可以中獎,但我懷疑他們是否真正有夢想。他們或許可以稱之為“淘金者”,但是絕對不配叫做“夢想家”。 本來渴望通過創業獲取更多的金錢和更高的社會地位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也是一種很正當的手段,但是希望那些只為了上市和撈錢的創業公司不要總用“激情”煽動別人,拿“夢想”來美化自己。這對于公司來說只是一種策略和手段,但對于一些真正有夢想的人來說就是欺騙。你們并不需要真正有夢想的人,你們需要的是為了掙大錢什么事都愿意做的人,真正有夢想的人也不會認同你們的理念,所以何必浪費彼此的時間呢?而且很多人加入創業公司的時候都幻想自己是公司的“主人”,以后成功了可以得到很多,但事實上很多創業公司其實只屬于最初的那幾個創始人,所有后來加入的都會被當作“打工者”而不是“合作者”,你能不能得到他們許諾給你的東西全憑創始人的人品。你可曾聽說過一句話叫做“一將功成萬骨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