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宛如昨日的Myspace,近日悄然被新聞集團處理掉。
這是早晚的事,探討Myspace得失的文章已經很多。大家比較認可的理由(為何輸給Facebook)有三個。
第一:Myspace是陌生人交友,就像加QQ搞一夜情。Facebook是熟人交友,就是同學圈、朋友圈。
第二:Myspace局限于音樂這個池子,Facebook是基于社交的全領域,沒有行業限制。
第三:Myspace開放第三方平臺,營造了一個生態系統,是行業發展方向。
當然,這三個因素主要是做什么才是正確的。
要達到成功做事的目標,需要用正確的做法做正確的事情。前面這三個因素就是專家們事后總結的什么是SNS領域(社交媒體網絡)的“正確的事情”。
坦白說,SNS到底怎么回事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說的清楚,因為行業還在發展,一切都在變化當中,SNS的真面目還沒有完全呈現。這也是我為何喜歡用SNS這個不知所以然的詞匯的深層次原因。
當然,Myspace過早商業化、新聞集團人事斗爭、換馬燈一樣的人事變動都是“正確的做法”的反面。
作為長期關注世界SNS行業動向的愛好者,我一直覺得“SNS”的含義并沒有隨著大家的總結而水落石出。
不信隨便問一些業內朋友,知不知道Facebook和Myspace到底區別在什么地方。我相信沒有幾個人說的清楚。
成王敗寇,如果是Myspace戲劇性的又火了而Facebook卻沒落了。那么上面總結的三個理由就不是“正確的做法”而是“錯誤的做法”了。
那個時候大家就會說,Facebook不能機械的把熟人社交搬上網絡,沒有發揮網絡價值。沒有領域,不像Myspace聚焦,什么都想做…..諸如此類
那么,如果我們處在Myspace的創業初期,我們如何盡快發現什么是“正確的事情”呢?
提前知道什么是“正確的事情”就像預測未來一樣很難靠譜。對媒體言之卻卻的鼓吹自己很早就對某某趨勢堅信不疑的成功人士都是騙子。要么他是幸運的,要么就是善意的謊言,激勵大家而已。
對于業務的大方向,更多是一種賭徒式的信仰。在趨勢水落石出之前,干擾視線迷霧重重。這個時候,創業者只能盲目的相信自己的方向是對的。市場是千變萬化的,如果人云亦云,不能聚焦,創業企業就會迷失,失去自我。取得大的發展那就更是癡人說夢了。
大方向,如果對了是一種幸運。如果錯了,更自然而然。
所以,創業者對于未來方向的信仰,更多的是一種賭徒心態。但不同于一般的賭徒,創業者是一種無怨無悔的賭博。因為這個信仰值得他付出慘重的代價去賭一把。所以,我從來不以成敗看待創業者。
因為,成功者更多是一種幸運的眷顧。
至于正確的方法,從來都是跟隨市場現實變化不斷調整的,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蘋果沒有成功之前,喬布斯對產品就是偏執式的追求。Iphone、Ipad的成功,只能說明喬布斯的時代到來了。
所以我覺得周鴻袆對蘋果的崇拜是一種假象。周鴻袆是對蘋果偏執背后的成功崇拜,不是對產品偏執的崇拜。
我覺得中國的創業家應該學習的是蘋果的自我精神,不管風云變化,蘋果一直就是那個蘋果。至于市場是否眷顧,那就不是創業家自己能左右的了。
如果失去自我,片面追求已經成功企業的正確做法,不但失去的是自我,也是一種刻舟求劍。我推崇的是,追求成功企業家的賭徒式信仰,而不是現實的功利主義。
生活就是這么諷刺,追求信仰的,社會偏要給他大成功。功利主義的,社會給的他一定是小恩小惠。
當然,這是對創業家層面的胡言亂語。對安安生生過日子的,處世哲學則另當別論。畢竟,大多數人是普通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