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作為職業領導者,必須意識到成熟企業強調的是企業文化和機制,而不是領導者個人,因此必須弱化個人的作用。”
對于很多創業者而言,當初成立公司,公司就好比自己的孩子一樣,是一路在細心呵護下成長壯大起來的。而一旦公司被收購,創業者也不再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盡管公司仍舊是在創業者的經營管理之下,但創業者已經成了“為人打工”的職業經理人。
在這個環境轉換的過程中,創業者個人的觀念勢必被弱化了。有職業經理人表示,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弱化領導者個人作用其實是一種很理想的情況。因為往往企業的創始人要成為職業領導者都會經過一個較為漫長的階段,這個階段中創始人對職業概念不會一開始就有清晰的意識,而是一個逐漸認識的過程。
延伸閱讀
創業者與職業經理人有何不同?
一、創業者是為自己打工,再苦再累都值;職業經理人是為別人打工,待遇再優厚,心中缺少歸屬感。
二、創業者很自然地就會將公司當作自己真正的家,職業經理人加班再晚還是會將公司與家嚴格區分開來。
三、創業者是老板,職業經理人是打工仔。
四、創業者做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職業經理人做事但求無過就是功。
五、對于創業者來講,賺到一分錢都是自己的;職業經理人不會認為一分錢的利潤對公司有多重要。
六、許多創業者都沒有休假的概念,更多的職業經理人要求必須有休假權。
七、創業者在休息時都會考慮這個游戲項目是否能為自己賺錢,職業經理人長假期間絕不會考慮公司。
八、創業者養成的習慣是凡事親力親為,職業經理人的習慣就是盡量把工作布置給下屬。
九、職業經理人拿年薪,創業者看企業利潤。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