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還是不上?
上一套SAP的ERP管理系統,少則幾千萬的投入,對于一家還未上市的企業來說,不僅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更是一項“開弓就沒有回頭箭”的浩大工程。
但在韻達快遞創始人聶騰云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毋須置疑的,創業十幾年,對于IT管理系統在快遞公司中的重要性,他是深有體會的。
“聶董是我們看過的快遞行業中最懂IT系統的創業者”,一位曾深度接觸韻達快遞的PE投資人告訴記者。而正是這一點,也是他們下決心投資這家公司的一個重要原因。在PE投資人的看來,這樣的公司才具備走得更遠的潛質。
據說,韻達快遞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在年業務量增速達到60%的情況下,完成相對應的配備,包括人員、車輛和場地;尤其是場地要預估未來五年乃至十年的業務量,越發要“深挖洞廣積糧”。
同時,無論是思考著韻達如何“發展”的創始人團隊,還是以企業上市為目標的外部投資者,都希望企業能規范一點,再規范一點 要上SAP系統、建立中轉站、要慢慢收歸一些網點為直營、要開始財務規范,這些每一條都需要時間、精力和金錢來做。
業內傳聞,韻達快遞已經成為第一家獲得PE投資的全國性快遞公司,但是,如何在保證發展速度的同時,同步完成管理規范化體系的升級?相對于PE投資者而言,韻達快遞的投資價值和發展潛力又何在?
從“番茄炒蛋色”的規范開始
從工作服的統一,到加盟商的管理和回購、后臺IT系統的提升,韻達的規范化管理體系的建設,是一條頗具挑戰性的漫長之路。
上海市青浦區盈港東路的盡頭,是韻達快運(全稱“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的總部所在地。這里占地幾萬平米,空曠著坐落著幾棟不算高的樓,唯一搶眼的是統一的“番茄炒蛋色” 這里無論是大樓,還是車輛,或是往來的人群,都是鮮艷的黃底紅字。
對此,韻達快運高級副總裁周柏根告訴記者:“用統一的黃底紅字,是為了我們的車輛在外行駛時特別顯眼,這樣相對安全些。”
說這句話時,周柏根坐在記者面前,穿著韻達快運標準的夏日工作服,黃底紅字T恤。過來跟記者打招呼的韻達快遞董事長聶騰云也穿同樣的衣服。如果不是周柏根介紹,記者看不出他和其他員工有什么區別。據說這位才三十多歲的董事長,出差基本不坐飛機,而是火車或者汽車,這樣更便于考察每個站點的快遞業務情況。
周柏根穿工作服的背后,是為了在韻達快運所有網點,推廣統一著裝。這個所有網點,包括加盟商,韻達的服務站點有一萬多個,覆蓋二千多個縣級以上城市。為了實現標準化管理,韻達總部出了較多管理規定,統一著裝也是其中一項,由董事長帶頭推動。
今天我們耳熟能詳的這些快遞公司,除了順豐速運基本是直營外,其他快遞公司多采取加盟制,不過加盟商的架構不同。一位一直關注快遞業的PE人士告訴記者,一些大快遞公司,他們可能有湖北、武漢、武昌區幾級加盟商。每一單業務會被層層轉包,這些加盟商每送出一單,就能拿到一單的錢,這是很強的激勵。就是這種激勵機制,使快遞公司自身和加盟商形成統一的利益體,實現貨物的日常運送。
加盟商的參與降低了快遞公司總部的經營成本,加盟商的經營效率也比直營的高;但加盟制的弊端顯而易見:如果對加盟商的管理力度不強,就可能比直營快遞公司更容易發生貨物丟失、延誤派送等現象。
2003年,韻達董事長在渡過創業開初最難的時光,解決了企業的生存問題后,開始考慮企業發展模式的問題。如果韻達速運要實現穩定高速“發展”,而不僅僅是賺錢,那么加盟制的一些弊端一定要克服。韻達想出來的對策是:先建立中轉站,再逐步收歸省會級城市的加盟商為直營;而后在通過上線IT軟硬件,規范操作流程來實現標準化管理。
例如,韻達在建立武漢中轉站之前,湖北地區的貨物由武漢的省會加盟商來分配;建立中轉站之后,貨物先運到中轉站,而后由中轉站的韻達快運員工將貨物分撥給襄樊市、十堰市等地的加盟商。這樣,韻達總部將“物”控制在自己手中,也將管理下沉到當地市場。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