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信息網站身陷質疑漩渦。3月25日,58同城被指資金鏈出現問題、現金流只夠維持運轉4個月。此前,趕集網則被傳大規模裁員、面臨倒閉。
引起資金鏈傳聞四起的罪魁禍首都圍繞“團購”,如“58團購每月凈虧損1000萬元”,未來可能“砍掉團購止損”,而趕集網則被指裁員600,放棄團購業務。
趕集網對此的官方回應是,今年春節,趕集網對團購業務進行調整,有部分業務考核不達標的員工離職,但數值在5%內,屬正常情況。“我們并不是要放棄團購,只是不再投入太多人力。”趕集網電子商務事業部副總裁王連濤告訴記者,現在專職負責團購業務人員有100人,其他團購人員已轉去負責短租。
“分類信息網站薄,一般是中介思路,主要通過廣告獲得營收。相比之下,團購重一些,需要另有商戶尋找、項目推進、賬款結算等產業鏈環節。”“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認為,做團購需要投入很大,而且現在平均利潤都小于10%,短期回報少,對網站資金量是個挑戰。
但另一家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CEO姚勁波則表示,“2012年是58團購繼續精彩的一年,不僅不可能會砍掉,而且規模會繼續擴大。”
始出現于2005年的Craigslist中國學徒,于7年大浪淘沙之后,只剩趕集、58同城和百姓。在團與不團、為何團、為何不團等運營思路上,它們各自的差異化也越來越明顯。
趕集轉投短租
根據團購導航門戶“團800”的數據:2011年趕集團購營業額一路上揚,去年11月為6611萬元,12月最高值7084萬元,但今年1月,其營業額突然出現逆勢下滑,只有4726萬元。
“今年以來,每家活下來的團購網站營業額都在快速增長,增幅達30%,個別網站達到40%至50%。”“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認為,趕集團購情況與行業趨勢不符。
這顯示,趕集網正主動壓縮團購業務。趕集CEO楊浩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坦承:“團購已不是趕集重點。”
起步晚的趕集團購已失去行業領導者機會。2011年底,慎重的趕集還在思考要不要做。2011年3月,趕集團購正式上線,而拉手、美團、窩窩、58同城都在2010年上半年上線。目前以營業額計,趕集團購在整個團購網站位列10名之外。
楊浩涌認為,互聯網馬太效應下,團購網站只有進入前三才有機會。目前活下來的團購都不相上下,而且由于團購攤子鋪得較大,如果沒有持續強勁資金投入,很難過關斬將。
“做團購的最大收獲是,發現趕集上面跑的不僅是信息流,還有交易。”王連濤告訴記者,團購是一種嘗試,其實對趕集戰略布局幫助不大。楊則指出,與團購需要不斷上新項目、提供服務相比,短租更像平臺化業務,只需將房東、房客容納,基本可“一勞永逸”。
利潤角度計,團購平均凈利5%至6%,短租將房東收入的10%作為傭金,利潤更高。此外更重要的,短租在趕集看來扮演“戰略產品”角色。“借助短租,趕集希望搭建一個電商平臺。”楊認為,短租是趕集尋找分類信息網站盈利的重要嘗試。
2011年8月,團購尚紅火時,趕集團購與短租整合成電子商務部,由王連濤負責,螞蟻短租剛剛上線,正處萌芽,兩個業務共同一套人馬。目前經過調整,電商部人員規模達到400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