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成58同城旗艦
58團購業務上線較早,于2010年6月正式上線。據胡琛透露的“團800”數據,今年1月58團購營收約在8000萬元左右,2月則為9000萬元。
“做團購快兩年,58同城的優勢領域進一步擴展。之前,我們在頻率低、單價高的服務上有優勢,如搬家、攝影等。團購讓58同城在頻率高、單價低等之前沒有優勢的服務上獲得用戶認同,如KTV、餐飲、SPA等。”58同城副總裁張川認為,團購也讓其摸索到不少為用戶提供標準化產品的經驗。
嘗到甜頭后,58同城于春節大幅招兵買馬。在姚勁波看來,未來很多細分行業都要電商化,團購最終要從信息傳播到交易,整體規模會擴大。
“我們目標是通過58團購給那些本地服務企業提供一個簡單、便捷的招聘、銷售、營銷一體化的工具平臺。”張川告訴記者,團購只是58生活服務業務范疇的延續。2011年,58團購已轉型為電商中心,不再為團購而團購。
今年4月始,本地服務企業都可以在58同城免費獲得一個店鋪,將最新信息和優惠發布到58黃頁,可以將團購發送到58團購,將招聘信息發布到58招聘。
“‘58黃頁+58團購+58招聘’全部集中在店鋪一站式服務中,本地商戶可以方便完成招聘、營銷、促銷等企業基本需求。”張川告訴記者,這就是以團購為先鋒的整合范本,未來58還可以提供找房子、找商鋪等系列整合性的服務。
根據“團800”數據,目前58團購位列團購行業第三梯隊。第一梯隊的拉手、美團、窩窩等網站營收超過2億元,第二梯隊的點評團、糯米團營收超過1億元,58同城則與F團、滿座、嘀嗒等營收不過1億。
58同城也在醞釀短租業務,但尚未上線。在張川看來,用戶對租房需求量要求較大,短租、日租思路不一定能完全滿足。他透露,58團購的旅店頻道、58房產頻道的短租加起來,每天銷售房間數超過3000間。58短租是58將“酒店團購”剝離出來,只當做一個互聯網產品,與螞蟻短租思路有差異。
張川認為,在中國做垂直類平臺路會越走越窄,日子不如大平臺好過。而王連濤認為,團購范圍有點大,應選擇某個細分行業作為切入點,如短租、房產、二手等都是較好選擇。
百姓堅守Craigslist
無論是趕集,還是58同城,最終歸屬似乎是電商平臺,生意模式是B2C,盈利模式是廣告銷售、團購、向商戶收費。成立最早的分類信息網站百姓網則至今仍是Craigslist堅守者。
百姓網CEO王建碩認為,二手分類信息網站是C2C的生意,最終落腳點是個人,而非商家:“分類信息行業的關鍵字是‘個人對個人’以及‘見面交易’,其廣告模式是針對個人信息發布的置頂服務收費,以及某些細分類目中的商家收費”。
在這樣的理念下,百姓網一直走小而美路線。目前百姓網員工僅有50多人,絕大部分是技術與運營,銷售人員寥寥無幾,大部分業務直接外包。王認為,“利潤=總收入-成本”,一旦建立成規模的銷售團隊,銷售成本會很高,最終這個成本會轉嫁到用戶身上。
對團購與短租,王建碩也不感冒。2010年底國內團購如火如荼,王建碩就明確表示,百姓網不會碰團購。面對利潤較高的酒店短租,王建碩也不動心。“團購與分類信息網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意,團購實際上是B2C,需要調動企業資源,并不符合分類信息網站的‘輕’路線。酒店短租也會接入大量企業,需要投入CYE不少人力管理。”王建碩告訴記者,國內分類網站來自廣告的營收還沒大規模爆發,一旦做團購、短租,其運營成本、營銷成本會居高不下,這會讓分類信息網站無以為繼。
但姚勁波認為,中國沒美國那樣的二手貨品交易誠信文化。“見面交易”風險較大,不靠譜信息多,即便其中一方沒上當受騙,還會付出較高時間成本。現在雖然需求迸發出來,但由于信任度與交易成本原因,二手交易往往只是細分論壇、某些實體社區中紅火。
“未來,二手交易會成為一個大得不得了的市場。”王建碩則認為,二手交易是用戶內心需求,而買到便宜的好東西是人之本性,跟文化沒有關系。誠信的氛圍可以隨平臺與用戶成熟度最終得到改變。
此前,百姓網投資人、Benchmark Capital合伙人、Facebook前CTO和運營副總裁Matt Cohler有一個觀點:“互聯網創業是沖刺式馬拉松”,在線分類市場是一場馬拉松式戰役,Craigslist也是用了10多年市場才逐步成熟,而中國人對開始擁有閑置物品也是近10年的事。
在分類信息網站春天還沒來到前,百姓網堅持“見面交易”原則,不歡迎在線支付、貨到付款模式,并配有“舉報”按鈕,借此用戶可以辨別真偽,有效防止假冒。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