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業者缺乏創新
《天使投資》書中提到,馬化騰和周鴻祎都有很好的微創新,但還是缺乏創意。書中列舉了中國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是山寨美國而來,比如:Q Q山寨ICQ、新浪山寨Y ahoo、百度山寨G oogle、當當山寨A m azon等等。那么,中國創業者缺乏創新的根源是什么?
“我認為,中國缺乏創新的根源存在兩方面。”唐滔說。
其一,中國創新環境不足。在國內辛辛苦苦開發的一個產品或研究的一個發明,馬上就被山寨了。創新發明沒有任何回報,山寨產業卻獲利頗豐,久而久之就沒有人再去創造發明了。
其二,教育體制制約了創新。在美國,教師教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思維方式。而中國教的、考的都是教師灌輸的知識,而不是思維方式,這就是中國出不了喬布斯的主要原因。
在書中,唐滔總結了創新需要的11大元素:教育的培育和社會文化的包容;豐富的工作實戰;各地政府啟動資金的支持;天使及早期投資人的提拔;市場和伙伴的推廣;法律對知識產權和品牌的保護和行政制裁;風投和銀行的青睞;創業板和國內外上市的認可;廣大投資人和用戶長期的愛戴;優秀的創業團隊和優秀的領導者;親友和團隊的鼓勵。
高科技和互聯網項目已經出現泡沫
作為投資者,你認為哪些行業最具創新力?哪些領域的創業項目更容易得到天使投資人的青睞?
單純來說,對于行業和回報,投資者更看重回報。而且這種回報對于天使投資必須是幾何級的回報。唐滔認為,傳統行業對于新來的資本是沒有機會的。
相對于傳統行業,互聯網領域吸引了不少投資,正是由于一窩蜂式的投資,造成供求比例失衡。現在國內很多高科技和互聯網項目已經出現泡沫,這個泡沫主要是估值泡沫,是由于私募資金和風險投資搶項目造成的。我很擔心美國天使投資領域的歷史也有可能在中國重演。
唐滔所指的是在美國硅谷曾發生的事,1997-2000年科技網絡泡沫時,創業者瘋狂追捧天使投資人,而他們豐厚的資金卻導致了成長型公司的估值泡沫,當泡沫破滅后,很多硅谷的天使投資人血本無歸,消失了一大批天使投資人。
“我不看好中國的網絡科技項目。”唐滔說,因為投資退出只有靠赴美IPO,而最近上市失敗、破發等一系列隱憂出現,加之同質化、泡沫、造假等現象沒有改善,未來的狀況會更加嚴峻。比如國內社交網站同質化問題已相當突出,新浪、騰訊、搜狐、人人都變成T w itter與facebook的混合體,加上本地化,終端產品極其相似。激烈的競爭只有靠燒錢來維持。
就個人而言,我更看好非網絡但有創意爆發力的現代化產品和服務,如醫療健康、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低碳環保、光電設備等行業。
后記
采訪唐滔,源于不久前記者與《天使投資》出品方,湛廬文化副總裁張曉卿女士的一次交談,談話中她向我力薦唐滔,稱他是一個有故事、有背景、有見地的采訪對象。當時我并未應允,只是答應先看看書再說。
讀罷此書,第一感覺這是一本實操性很強的創投手冊。聯想到社會上流傳的“大學畢業即失業”,以及很多創業者苦于資金的困擾而無法實現夢想的種種現實,遂有了采訪唐滔與將《天使投資》推薦給讀者的沖動。盡管一年半前的唐滔還不會敲中文,中文表達也有些邏輯不清,某些觀點闡述不夠完整,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兩個小時的交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