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各產業的交叉融合,用戶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在很多情況下,僅僅提供一個產品根本無法滿足他們日益豐富的需求,公司必須提供一個整體解決方案和綜合體驗(total experience),這就要求企業之間進行深度合作。
2011年企業高管董事會(Corporate Executive Board)的一項調研顯示,近70%的企業高管認為建立多元化的合作關系(partnership)將是自身在未來五到十年繼續發展的關鍵要素,而只有不到50%的高管認為“商業模式創新”才是未來的引擎。從這個角度看,打造企業生態系統(enterprise ecosystem)已成為二十一世紀企業發展的一個核心內容。
企業生態系統,顧名思義是若干企業為共同利益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共生共榮的戰略聯盟。企業生態系統可是緊密共生——如圍繞ARM形成的芯片和移動平臺產業(mobile device),也可以是松散共生——如米其林輪胎與汽車制造商及汽車修理行(garage)形成的企業體系。緊密共生建立在各企業深度整合的基礎上,一般是基于共同的技術標準或平臺,在高科技產業比較多見。而松散共生則概況了其他大多數產業鏈中包含的各類企業。共生的規模也差別很大,如圍繞ARM的生態系統包含400多家企業,而著名的Wintel聯盟中的企業數目就少得多。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加入或打造生態系統尤為重要。首先,這是基于用戶和市場的需要,其次生態系統相對于單一企業而言也擁有諸多優勢,如靈活性和對市場需求進行快速反應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企業生態系統能更有效地幫助企業形成創新能力。這種創新能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其一,生態系統內各成員企業的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其二,生態系統內各成員企業可以成為直接獲取技術的來源。
位于英國劍橋的芯片公司ARM就是利用生態系統內成員企業提供的信息和知識進行有效創新的最佳例子。ARM是當今高科技產業的驕子,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其低能耗芯片占據全球市場份額高達95%,靠的就是圍繞它形成的龐大的企業生態系統。ARM的獨特之處在于“只設計,不生產,銷售技術執照”,從而形成了這個包含芯片生產商,軟件企業,設計輔助工具開發商和移動設備生產商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中不乏德州儀器、高通、三星電子等知名企業,其生態系統的綜合競爭力連英特爾都望塵莫及。
在ARM生態系統中,各成員企業為了和ARM共生共榮,在信息和知識上都與ARM有相當程度的互享。ARM和它們建立了雙向合作模式(two-way partnership model),在向這些企業提供芯片技術執照的同時,也要求它們向自己提供各自的技術和市場等關鍵信息,以便設計出最符合它們各自需要的芯片。也就是說,ARM通過這個雙向交流系統,從合作伙伴那里獲得了大量的創新思路,而沒有這種生態系統的競爭對手們則根本無法與ARM匹敵。為了更有效地獲取創新思路和信息,ARM還專門建立了互聯網平臺,稱為ARM聯合社區(ARM Connected Community)。此社區不但向成員企業提供免費的信息和技術資源,還是一個對話平臺,讓各企業的技術人員在其上交換信息,想法和創意。通過這種深度交流,ARM獲得了眾多而全面的創新思路,因此可以集眾家意見之長設計出最優的芯片。而且由于它從合作企業那里不斷獲得關于市場和技術發展的最新信息,所以對用戶需求有著深刻的理解,創新也能夠有的放矢,成功率更高,風險也大大降低。
歐洲第二大軟件企業法國的Dassault Systems和德國的SAP也是利用圍繞各自的企業生態系統進行創新。Dassault Systems為了和眾多系統內企業進行緊密合作,允許它們進入自身的企業內部網,進行信息交流和共同學習(joint learning)。在這個過程中,它不但通過這些企業獲得了對各行業的深刻了解,而且在和這些背景文化各異的企業進行合作交流時,不同思維模式的碰撞產生出大量創新的思路,幫助它快速有效地進行創新,從而在11個不同的產業獲得領先地位。SAP為了從合作企業那里獲得創新思路,建立了網上交流平臺EcoHub,鼓勵它們共享知識和信息,大大地促進了SAP對市場動向和技術發展的認識。SAP還建立了軟件開發人員互聯網社區SAP Developers Network,鼓勵生態系統內各企業的軟件開發人員互助,共同解決開發中的問題。為鼓勵參與,SAP還允許參與者給提供答案者打分,并定期公布前200位最佳貢獻人名單。在這個交流平臺,SAP也獲得了很多創新的思路。
蘋果也是善用企業生態系統進行創新的高手。和ARM等企業不同的是,蘋果不單是利用生態系統內產生的創新思路,而是將成員企業的某些技術直接拿來。雖然,蘋果連續多年高居全球最具Cye創新能力企業榜的榜首,但它并不強調自身進行全方位的研發,而是非常系統而策略性地利用其他企業,尤其是小企業開發出的技術,并將這些技術有效地整合起來以產生新產品。從這個意義上講,蘋果并非一個原創者,而是一個極其高超的技術整合者(integrator)。蘋果不斷地從圍繞自身的生態系統中吸收最具有潛力的技術,并加以自己的詮釋而創造出強大的產品——其中包括讓蘋果真正開始稱霸全球的iPod。正因為此,雖然蘋果的研發費用只有索尼的一半,微軟的四分之一,卻在創新競賽中把這些企業遠遠地拋在了后面。善用自身的企業生態系統進行創新就是蘋果的成功秘密。
總而言之,市場的劇烈變革和技術的飛速發展使當今企業間的競爭演變為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如移動平臺領域和正在興起的云計算領域內,谷歌安卓、蘋果和微軟的博弈。在越來越多的行業,單打獨斗正漸漸成為歷史。當今,任何一個企業都需要考慮如何建立或加入一個生機勃勃的企業生態系統。這項重大的戰略舉措往往需要企業進行深度的商業模式變革。但在市場和科技都飛速變化的今天,這恐怕是企業生存并獲得持久競爭力的必經之路。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