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家
價格體系混亂對電商失望
此番電商大戰,表面上看來是渠道商之間的戰爭,不關家電廠家和供貨商的事,然而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家電廠家當然不能獨善其身。一直以來,家電賣場對話語權的掌控讓廠家們苦不堪言,因此對新興的電商渠道寄予厚望,期待電商能夠和實體賣場抗衡,從而擺脫實體賣場的掌控,重奪話語權,也正因為如此,才在電商的發展進程中給予大力扶持。但是此番電商大戰卻給廠家們以重挫,日益強壯的電商正在試圖綁架廠家,爭奪話語權。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表示:“一家大型的電子商務銷售商近期在與我公司談判時要求選擇同賣場一樣的欠款模式,本人對此持保留意見!庇袠I內人士指出該電子商務網站實為京東商城。這位業內人士還告訴記者,此前電商平臺的結算周期一直是60天到90天,但是現在京東商城的結算周期已高達120天,同賣場相差無幾。對此,李東生表示,TCL比較關注控制風險,因為線上銷售模式原來是不欠款或者欠款時間短,而現在線上的模式已經越來越多地像線下一樣。
在電商大戰伊始,劉強東就透露:“價格戰成本的2/3都出自供應商!边@最終形成了一個頗為悲劇的格局——不管商家如何比價格,最后買單的永遠是廠家或者供應商。
因為不需要自己埋單,電商打起價格戰來當然無所顧忌,但是他們這種無所顧忌的降價行為卻直接搞亂了廠家的價格體系,電商價格戰是平臺的價格戰,而平臺的價格戰首當其沖的必然是上游廠家,他們要給平臺讓利,要給平臺足夠的價格空間,在本來已經縮小的盈利空間中需要再拿出一部分以便支持電商的價格戰。
這就使得本已經舉步維艱的高度競爭的家電企業不得不重新考慮讓自己的實體店產品讓利,否則將面臨作為占主導地位的賣場如國美、蘇寧等將不再讓他們入駐的風險。
電商大戰帶來了廠家價格體系被攪亂的風險,讓家電廠家難以容忍,并相繼開始進行反擊。在電商大戰高潮之時,海爾率先宣布停止向京東商城供貨,海爾電子商務總經理宋寶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因京東商城價格打得太低,我們已于今年8月份停止與其合作。目前還與國美、蘇寧合作,因為他們都是統一集采,我們無法回避。”
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營銷副總胡劍涌也表示,不排除采取停止供貨等強硬方式。“目前價格戰規模較小,如果擴大供應商受害首當其沖,對現有價格體系破壞,出現價格漏斗,導致全產業鏈停滯!迸晾兆稍児径铝_清啟對記者表示:“開仗即無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僅僅是價格在‘打’,而沒有配合產品進行真正的價格戰,如若事態擴大,供應商會踩剎車!
消費者
消費熱情被忽悠感到很受傷
按理說,商家大打價格戰,受益的當然是消費者。但是此番電商大戰,很多消費者感覺到的不是收益,而是被忽悠了。即便也得到了一些實惠,但是更多的卻是買得不踏實,消費體驗差。究其原因,就是價格不實變動大、虛假降價、缺貨嚴重等。一淘網比價擂臺排行榜也顯示,在標榜最低價的商品中,超過半數處于缺貨狀態。
北京消費者衛女士對此深有體會:“早一分鐘下單,可能損失幾百元錢;晚一分鐘下單,可能顯示缺貨!彼粗辛艘豢55英寸的3D電視機,一早蘇寧易購報價為8888元,京東商城報價8899元,隨后京東商城先調整為8887元,蘇寧易購調整為8866元,京東商城再調整為8787元,蘇寧易購又變為8711元……期間,該產品在國美網上商城的價格也開始波動。到了18:00,國美網上商城報價降到8399元,蘇寧易購為8599元,京東無報價;但到了20:00時,蘇寧和京東的售價跳高到9299元,隨后國美也調價到9199元。衛女士覺得,大部分電商沒有真正讓利消費者的意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