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談到了價格、品牌和品牌形象之間的相互作用問題。舉例來說,與低成本商品相伴的,往往產品質量更低的看法:“我們來看看德國的汽車,它們確實是好汽車,可我們之所以認為它們是好汽車,是因為(德國的汽車制造商)制訂的高價格。”他談到。“如果我的產品定價更高,那么,我就會給人留下我是個優質品牌的印象。某個低價格產品很難讓消費者認為它屬于高質量品牌。”
魯賓斯坦還談到了很多亞洲國家成功創造全球性品牌的例證。提到日本,人們自然會想到豐田(Toyota)、本田(Honda)、雷克薩斯(Lexus)、英菲尼迪(Infiniti)、松下(Panasonic)、索尼(Sony)、富士(Fuji)、佳能(Cannon)和沖電氣(Oki)。韓國擁有現代(Hyundai)、三星(Samsung)、LG和大宇(Daewoo)等知名品牌。臺灣以宏基(Acer)、華碩(Asus)和宏達電(HTC)等品牌著稱,新加坡則擁有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虎牌啤酒(Tiger Beer)和虎標萬金油(Tiger Balm)等品牌。
全球品牌咨詢機構Interband的數據顯示,中國20個頂級品牌從大到小依次為:中國移動(電信)、中國人壽、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平安(金融服務)、騰訊(互聯網服務)、茅臺(飲酒)、招商銀行、中國太平洋保險、交通銀行、百度(互聯網服務)、聯想(電子產品)、五糧液(飲酒)、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青島(酒精飲料)、安踏(體育用品)、中信、中國民生銀行(金融服務)以及位列第20位的阿里巴巴(互聯網服務)。
一致性是關鍵所在
2008年北京奧運會這一品牌讓中國獲得了回報,魯賓斯坦談到,這次奧運會給這個國家的形象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奧運會吸引了很多人首次來到中國,他們以前可能認為,這是個高度軍隊化的國家,是個貧窮落后的地方。這次奧運會讓人們認識到了這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對中國來說,這就意味著經濟收益,其表現形式就是旅游業的增長以及建立更多商業關系的可能性。
不過他在引述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的數據時還補充談到,這個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項調查顯示,62%的受訪者表示,目前,他們對中國品牌的認知度低于對國際品牌的認知度。雖然人們對中國品牌擁有“物有所值”的強烈感性認識,但對其在“安全性、可信度以及道德……等方面”的感受則很糟糕。魯賓斯坦對聽眾談到,他隨后補充說,人們對質量、安全性和耐用性的關切,是中國品牌面臨的最大挑戰,而質量改善則位居其首。
最近,一位負責提升中國整體品牌形象的中國官員向魯賓斯坦訴苦稱,官方在CNN發布中國形象廣告所花的錢沒有產生任何值得注意的結果。“當他問我原因何在時,我告訴他,品牌首先是建立在為客戶提供始終如一的產品體驗基礎之上的。”魯賓斯坦談到,通過廣告建設品牌只是第二位的。只有質量得到提高之后,公共關系和廣告“才能在質量認知和溝通的改善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只要中國“繼續制造質量欠佳的產品,” 魯賓斯坦表示,“多少廣告”都消除不了人們對中國產品的看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