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為什么熱門的高增長行業總是血流成河?
很多企業熱衷于進入最熱門的高增長行業,比如前幾年很多上市公司進軍房地產行業,投資風能太陽能光伏行業,進入手機和網絡行業,最近開始品嘗沖動的苦果。并不是這些熱門行業不好,也不是沒有高增長,而是這些熱門行業引來了過多的進入者,導致市場嚴重供過于求而整體虧損。由于忽視競爭而讓很多新進入者都成了市場過度競爭的炮灰。
巴菲特就警告不要沖動進入高增長行業:“我和芒格回避投資于那些我們無法評估其未來發展的企業,不管這些企業的產品是多么令人激動。回顧歷史,根本不需要任何過人的聰明才智,任何一個普通人都能預見到,一些行業將來會有極其驚人的增長,比如1910年代的汽車行業、1930年代的航空行業和1950年代的電視機行業。但這些行業后來極速增長的同時也導致極度激烈的競爭格局,結果逼死了幾乎所有進入這些行業的企業。即使幸存下來的企業也只好遍體鱗傷血流不止地退出戰場。正是因為我和芒格明白,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一個行業未來將會出現激動人心的高速增長,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能夠判斷出這個競爭對手們將會血戰爭奪霸權的行業的銷售凈利率和投入資本收益率究竟會是多少。在伯克希爾公司我們堅持只投資于那些未來幾十年盈利前景可以合理地進行預測的公司。即使如此,我們未來還將會犯下很多錯誤。”
三、巴菲特的選擇:投資競爭程度低市場集中程度高的穩定行業
分析巴菲特投資的行業,他從不進入那些熱門的高增長行業,卻偏愛投資于那些競爭程度低市場集中程度高非常穩定的傳統行業。巴菲特(1993)說:“可口可樂與吉列所面臨的經營風險,要比任何電腦公司或是零售企業小得多。可口可樂占全世界飲料銷售量的44%,吉列則擁有60%的剃須刀市場占有率(以銷售收入計),除了箭牌公司稱霸的口香糖行業之外,我還沒有發現在其他哪些行業里面領導性企業能夠長期享有如此強大的傲視全球的競爭地位。更重要的,可口可樂與吉列近年來也確實在繼續增加他們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品牌的巨大吸引力、產品的出眾特質與銷售渠道的強大實力,使得他們擁有超強的競爭力,就像是在他們的企業經濟城堡周圍形成了一條護城河。”相比之下,一般的公司每天都在沒有任何這樣保障的情況下浴血奮戰。就像彼得·林奇說的那樣,銷售相似商品的公司的股票,應當貼上這樣一條標簽:“競爭有害健康”。
“在三十年前,我們能預見到現在電視機制造產業或電腦產業的變化嗎?當然不能。(就算是當時滿腔熱情進入這些產業的投資人和企業經理人大部分也沒有預見到。)那么為什么我和芒格非得認為我們能夠預測其他快速變遷產業的發展前景呢?我們寧愿專注于那些容易預測的企業。已經看到一根針一目了然清清楚楚躺在那里,為什么還要費事去尋找稻草堆埋藏的一根針呢?”
十一黃金周再次證明忽視競爭的可怕后果:不要到人特別多的餐館吃飯,不要到人特別多的景區旅游。最近手機行業光伏行業的整體虧損再次證明巴菲特的正確:不要蜂擁進入競爭對手特別多的高增長行業。忽視競爭,后果很嚴重。
作者為匯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資理財師,本文僅為個人觀點,并非任何投資建議。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