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由“亂小散”走向品牌化
商報:您對我國餐飲業發展趨勢怎么看?
姜俊賢:伴隨著競爭的激烈,餐飲業已經進入了品牌時代。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需求發生著重大的變化。過去到了大年三十,餐飲業全部關門,直到初五才開張,沒有人在外面吃,現在大家消費能力提高了,都在外面吃,以及婚宴、祝壽、朋友交流等都給餐飲業帶來了繁榮局面。我認為,未來大家對衛生、口味、環境等綜合服務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在這個過程中餐飲業自身的集團化、品牌化是個必然趨勢。
商報:如何評價餐飲企業的成功與失敗?
姜俊賢:目前中國的餐飲業存在著數量多、規模小、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長期以來,餐飲企業的入行門檻較低,服務人員的素質和培訓標準不統一。未來五年內,餐飲業的Cye發展會向大企業集中,形成品牌的集約化。餐飲企業要想占住自己的市場,必須要使自己的市場份額隨行就市。評價餐飲企業是否成功,要看其在餐飲業整體市場容量中所占比重是否能隨市場總體的增長保持不變甚至提高,這樣才能更加科學。
服務是現代餐飲業的競爭手段
商報:餐飲業如何靠服務贏得消費者?
姜俊賢:盡管北京餐飲業現在的服務水平比十年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離國際化的高水平還有差距。現代服務包括服務理念、服務架構、服務規范、服務項目、服務內容等,需要我們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因此,我們要從消費需求的角度深化對服務的認識,不能僅從經營者角度看問題,要深入研究消費需求新變化,比如就餐需求、健康需求、人文需求、社交需求、娛樂需求、便捷需求等,踐行北京服務的理念,豐富其內涵。
商報:未來餐飲市場將遇到怎樣的機會?
姜俊賢:餐飲服務水平提升既是現代餐飲企業競爭的一個手段,更是贏得競爭優勢的軟實力,企業要以市場為導向,更新和提升服務理念,建立現代餐飲服務體系,使之成為北京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京提出要打造國際商貿中心城市,面對新的北京城市定位和餐飲產業發展,餐飲業作為GDP增長的重要因素,未來五年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中國餐飲業的蓬勃發展,北京餐飲市場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能否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優秀餐飲企業,越來越體現在服務方面。
[ 記者手記 ]
創業創新創一流
世界上最出名的鴨子有兩只:一只是美國迪斯尼的唐老鴨,另一只是中國的全聚德烤鴨。唐老鴨象征了美國式的詼諧幽默,全聚德烤鴨則代表了典型的中華美食。如果說楊全仁創立了全聚德,新中國領導人培育了全聚德,那么姜俊賢和他率領的團隊則實現了讓全聚德名揚中外。
為了讓全聚德薪火相傳,33歲已經是北京為數不多的最年輕“副局級”干部的姜俊賢,42歲受命調任全聚德,棄政從商,并在商人的位置上書寫出頗多奇跡。
有句話用在姜俊賢身上恰如其分。“姜是老的辣!”但是,老辣的前提是全身心的投入。姜俊賢在全聚德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將自己與“全聚德”這個品牌融為一體。在任18年,他謙遜、低調,卻用自己的智慧和實干,把一家單純經營烤鴨的企業做成了中國餐飲業的第一品牌;讓這家百年老字號的傳統文化與資本市場完美結合,用成功上市追趕了一把時尚潮流。他提倡的“連鎖經營、做大做強品牌”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餐飲經營者們“菜品惟一”認知的轉變。他讓“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全聚德烤鴨真遺憾”成為家喻戶曉的廣告詞;讓歷經百年風雨滄桑的全聚德與長城一樣蜚聲海內外,成為源遠流長的中華餐飲文化的典范。
在同行眼中,姜俊賢精力過人,雖然年逾花甲,卻讓年輕人自嘆不如。溫文爾雅舉止的背后是沉穩果斷的作風,北京烹飪協會會長和北京老字號協會會長的雙重身份,讓他既擔負著統領京城老字號振興發展的重任,也擔當著為餐飲新秀做大做強的責任。姜俊賢正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帶領老字號和餐飲企業,繼續為北京打造國際商貿中心城市“創業創新創一流”。他相信:胸襟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目光有多遠,前途就有多遠!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