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
百度要變需管理者先變
百度能否有狼性?資深媒體人士駱軼航認為,公司創始人的基因決定了公司的基因。狼性的積極因素應包含嗅覺敏銳、不知滿足、警惕性、進攻性和斗志,而管理者倘若有些猶疑、守成、傲慢和溫吞,百度不會有狼性。
《商業價值》主筆夏勇峰也稱,李彥宏想要給百度注入新的性格,加強每個人的緊迫感,可這必須他自己首先改變。
另一位互聯網評論人士程苓峰則提醒說,大公司轉型不是孤立的一環,而是有相輔相成的好幾環:定新戰略、換管理層、組織架構調整、流程和運營再造、文化再造。“從任何一個環節開始,都須把其他四個逐一走完,才算完成,否則就無疾而終。”他說,若不換管理層,沒有組織架構調整,新戰略就是一紙空文。
狼性文化有階段性
狼性文化是否是治理大公司病的良方?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周建波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稱,“鼓勵狼性、淘汰小資”只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實則是鼓勵員工的進取心、鼓勵積極向上的精神。類似李彥宏遇到的問題,所有大組織都碰到過,即大公司病。企業做大了,管理成本一定就更高。因為企業一大,每一個人在企業中總資產的比重都在降低,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更小。“在此情況下,員工就感覺不到外部緊張的氛圍,一旦感受不到,動力就上不來。”他說,因此要鼓勵狼性,鼓勵員工的進取心,要給企業一個向上動力的基礎。
周建波認為,鼓勵狼性的確是治理大公司病的良方。
重慶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廖成林則認為,狼性文化在企業發展的特殊階段更有意義,但大企業還需要柔性、彈性、包容性等別的企業文化。狼性文化中的敏銳的嗅覺,還需要正確的指引,即要把狼馴化成智商更高的狼。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戰略學副教授陳威如稱,百度在現階段提出狼性文化很適當,但狼性文化是有階段使命的,就像一個公司在初創階段和穩定發展階段,需要不同的企業文化一樣。
狼性文化要有相應配套
談及公司中具體如何執行狼性文化,周建波稱,首先,企業的掌舵人必須要清楚企業面臨的形勢,清楚企業的發展規律。接下來,領導者要把這種危機感、緊張感傳達給員工,傳達后通過嚴格的考核落實,才能真正執行企業中的狼性文化。在這個執行過程中,要該獎則獎,該罰就罰,令員工形成新的價值觀。“企業要傳遞危機感、制造壓力感,讓員工的動力迸發出來。為什么競爭有效率,就是因為有壓力有動力。”周建波說。
陳威如則認為,執行狼性文化要有相應的配套。“一定要確定狼把食物打回來如何分配的問題。是大部分讓員工分,還是員工分小部分,大部分留給老總。”陳威如說,企業家要解決“要讓員工當狼,自己當什么”的問題。
周建波表示,如果公司內部嚴格執行狼性文化,那么,淘汰小資員工便不足為怪。但廖成林認為,公司文化可以多元化,不同員工在不同時間也可以有不同的狀態,淘汰小資只是企業老總一廂情愿的做法。
周建波認為,提倡狼性、淘汰小資,對社會更好地進步具有良好意義。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民眾的自信心越來越強,然而,自信總是與自大聯系在一起,這容易忽視風險,造成懈怠、麻痹大意。“因此,誰最先感受到危機,誰就更加進取。”周建波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