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清科集團報告:2005年以來,VC、PE參與投資的互聯網公司達上千家,而目前已經上市的企業卻屈指可數,很多都是曇花一現。幾年間,互聯網行業的競爭已日趨白熱化,各公司都亟需尋找自己的贏利點,即便是行業中首屈一指的大頭也都如履薄冰,日子未必好過。這塊蛋糕,好看卻也未必好吃 垂直電商面臨資金鏈斷裂與高庫存難題 眼下,綜合性B2C平臺似乎以“規模”獲得了暫時的避風港,而垂直類B2C電商目前的窘境已露冰山一角。相對于綜合性B2C平臺來說,垂直電商更容易失去資本的青睞。電商洗牌加劇,垂直電商立刻失去供血,首當其沖。要獲得更大的融資,就要擴充規模,如果不符合投資人的要求,會率先被放棄。 2012年8月,貼身衣物電商維棉網傳出資金鏈斷裂、拖欠貨款、被供貨方申請法院查封倉儲,導致公司暫停業務的消息,同時,維棉網全部商品下架。知情人士透露,因前期廣告投放太大,維棉已欠數百萬元廣告款,僅一家廣告代理商處就欠款數百萬元。盡管通過裁員以減少運營成本,但對于維棉而言依然是杯水車薪。曾經給予維棉1000萬元人民幣天使投資的徐小平在微博上也對此給予回應,坦言痛心。 自2010年11月維棉網正式上線以來,其定位瞄準高端市場,線上產品從襪子,陸續擴展到內衣、圍巾等,隨后也加入電商營銷大戰,投入大量資金打廣告。雖然類目細分緩沖了與對手競爭的直面爭奪,但在資本寒冬下,大家都無法像前兩年一樣燒錢砸廣告、四處買流量。對于維棉的將來,CEO林偉的答復是“無法預估”,就像無法預估全球和國內的資本環境何時能變好一樣,維棉能否恢復運營也不是他說了能算的。告別資本供血再發展下去,是眼下垂直電商面對的一大問題。 而擺在垂直電商眼前的另一個問題則是庫存。紅極一時的凡客曾于2011年謀求上市,但最終無果。隨后,凡客的種種內部亂象即被曝光,凡客創始人、CEO陳年開始四處滅火,其中最核心的調整策略控制成本、盡快盈利。凡客調整組織結構,出于兩方面考慮:一是讓各部門各司其職,事業部擁有更多權利,將壓力分給事業部;二是優化供應鏈,減少庫存,因為庫存是動態的,即使目前庫存問題無解,也要從減少庫存方面著手,否則庫存只會越來越厲害。 對凡客來說,不讓庫存問題更加嚴重就是勝利。以凡客的銷量,要減少庫存真的很難,因為要保證一定的銷量,肯定要有一定的存貨。為了避免增加庫存壓力,減少庫存的成本,凡客今年上的新款產品并不是很多,而且大多采取了就算缺貨也不補貨的方法。 此外,凡客也開始考慮降低價格,通過第三方的團購網站來清理庫存,比如在大眾點評網上以99元的價格團購凡客原價399的襯衫。不顧品牌形象,低于官網價格進行團購,凡客基本上是在破釜沉舟了。雖然打折是最常見的方法,但也是“自殺式”的生存模式,非標準化產品,頻繁打折和非理性的低價格,一是對于品牌形象的損傷度大,尤其是對品牌垂直電商更是如此;二是消費者形成低價的購買慣性,價格很難重回合理水平。 至于垂直電商的出路,打通平臺電商已逐漸成為了一個趨勢。比如,好樂買開始出現在亞馬遜、1號店平臺上;酒仙網與當當網達成戰略合作,獨家運營當當網酒類頻道;優購宣布入駐當當,百麗集團旗下的18個鞋類品牌及運動服飾等知名品牌全線入駐等等。 供應商優勢、倉儲物流優勢、會員消費者優勢……在電商競爭進入最殘酷階段時,這些垂直電商的優勢成為了雙方合作共存的基礎。垂直電商應利用其核心競爭力,與品類更齊全流量更多的平臺共享用戶市場,在電商紅海中實現雙贏。 社交網站面臨生死考驗 無法將巨大的流量變現以及在用戶粘性上的力度不夠,成為SNS社交網站發展的壁壘,曾被無數風投看好的中國社交網站,正面臨著生死考驗的大關。其實,貌似紅火的社交網站,早已渾身疲憊傷痕累累,贏利也捉襟見肘。 2010年7月1日,繼宣布集體裁員后,國內社交網站360圈(360quan.com)發布緊急通知,宣布將關閉運營,并要求用戶及時將自己在網站上的內容打包下載。此前,360圈收入主要來自于三個部分:廣告、虛擬用品和游戲。其中,廣告收入包括品牌贊助、游戲廣告等,中國移動、完美時空、米谷學院等都曾投過廣告。360圈自有游戲30多個,也有第三方提供的游戲,比較好的游戲包括德州撲克、商業大亨、朋友買賣、大富豪等。360圈甚至還推出了自己的瀏覽器,最高時占領中國瀏覽器市場7%到8%的份額。 但像中國大多數SNS網站一樣,360圈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早在2009年2月底,360圈就曾大幅裁員,裁員幅度達60%到70%。當時360圈市場、設計、技術等人員全部被裁掉,僅保留市場人員。知情人士透露,投資方則早在2009年第四季度終止對其資金投入,而到了2010年,360圈已舉步維艱,內部下發郵件宣布集體裁員,最終仍無奈關閉運營。 而開心網從創辦到一夜爆紅、客似云來,再到江河日下,整個過程被濃縮在兩年的時間里,猶如坐過山車一般。2008年2月,上線不久的開心網便獲北極光500萬美元投資,次年再融2000萬美元。到2009年6月,開心網的注冊用戶已超過3500萬,每日登陸用戶超過1000萬,平均每天注冊用戶增長30萬,頁面瀏覽量超過10億,估值一度達到一億美元。 但Alexa數據顯示,自2010年2月開心網推出一款“開心餐廳”的游戲帶來了一次流量高峰之后,便一路下滑,一年半時間,開心網的每日用戶量跌去約70%。曾經盛極一時的互聯網黑馬,如今慢慢被漂白,并正在被拋棄。用戶對開心網的殘留印象就是以前有個網站可以買賣朋友、停車、偷菜。 過去兩年,開心網步入轉型路,不斷地推出新產品,試圖再召回老用戶吸引新用戶,但各種手段似乎鮮有奏效。雖然開心網的技術做得很扎實,但沒有借助有效的運營來倍增技術的紅利,無法沉淀和累計用戶,幾年過去了,開心網留給大家的印象還是買賣朋友、停車、偷菜這幾款應用,未能形成社區化,無法沉淀用戶和產品,并讓其自主增值。 開心網現在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但它還活著,對于一個公司來講,只要活著就有希望。目前開心網的致命缺陷是沒有活躍用戶,但在互聯網行業,尤其是進入移動互聯網行業,也許開心網只要憑借一款類似微信的產品就又能重出江湖,這是完全可能的。但此類社交網站如果不能在第一次快速起落中找到問題并解決問題,即使有機會上來也會更快速地下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