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使用平板設備的消費者
消費者使用他們的平板設備做購物研究,人們早就知道這一點了。comScore的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平板用戶使用他們的設備比較價格、產品和商家信息。
最近的一份調查顯示,五分之一的平板用戶曾表示他們“幾乎每天”都會做這些事情。
但是平板設備也可以用來完成消費行為,比使用智能手機的可能性更高。一些數據顯示,實際上在平板設備上發生的零售消費所產生的營收甚至超過桌面計算機。
圖示:平板的平均下單額超過手機

Adobe數字營銷觀察(Adobe Digital Marketing Insights)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2011年使用平板設備的消費者比使用智能手機的購物者在零售網站上的每一次購物中會多花50%——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使用平板設備的消費者)和使用PC的購物者相比要多出20%。
雖然使用PC的購物者轉化率依舊較高,但是差距并沒有那么明顯(2011年假日購物季的這段時間,平板購物者為2.5%,PC購物者為3.2%。)
圖示:PC上的轉化率只是略高

Adobe的報告結論是,零售商不能在移動站點上繼續采取一成不變的處理方式,必須為平板用戶進行網站優化。咨詢機構Econsultancy的2012年轉化率優化(2012 Conversion Rate Optimization)報告顯示,64%的公司在為平板設備重新設計了網站之后迎來了銷售額的增長。但是2011年末由數字平臺Zmags主導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美國前100名的零售商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公司對網站進行了針對平板設備的優化。
五、零售商的推廣武器:店內移動營銷、SoLoMo和游戲化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電商一直苦于應對兩個基本的挑戰:
不斷增加的客流
在顧客最后付費時刻,影響購買決策的因素
移動平臺有效直接地解決了這些難題。通過地理位置定位,購物者能夠被引導至出售目標貨品的商店中去,也就是他們出來逛街所意圖購買的商品。通過店內移動營銷,可以向猶豫不決的消費者推銷某一特定的品牌或產品。
不同類型商店里,智能手機在店里的活動不同(從左至右的活動依次為:閱讀評論、掃描二維碼、使用或申請優惠券)

“線下看貨線上購買”的問題怎么辦?主流商業媒體一直在關注這一問題,認為是零售業大戰的關鍵所在。按這種觀點來看,傳統零售業諸如百思買(Best Buy)和在應用程序方面全能的數字零售商亞馬遜之間必有一戰了。在兩者中間的是使用智能手機的消費者,這個群體則在逃避“showrooming(線下看網上買)”的標簽。有了移動設備,消費者的選擇更多,零售商能控制的購物體驗會少。
這種情況也說明:許多零售商沒有將移動平臺的機會轉變成自身的優勢。
除了一些顯而易見的方案,比如推出自己的應用程序和移動優惠券計劃來抵擋競爭對手的價格優勢(許多零售商已經這樣做了),零售商無論大小都能用移動技術將消費者調動起來,將數字世界和線下零售店兩者的優點相融合。
被人們討論越來越多的“游戲化”就是一個例子,在零售領域這完全是數字用戶忠誠度營銷的新概念。游戲化的應用程序用挑戰和完成任務的獎勵調動用戶的積極性——就好像游戲一樣。
這些應用程序讓消費者更有積極性,讓零售商能夠影響顧客的購買決定,同時還能夠生成有價值的消費者數據。游戲化構建了傳統零售商和移動平臺的橋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