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周末,市場開始傳聞阿里將入股新浪微博。知名IT評論人程苓峰透露說阿里將占新浪微博15-20%的股份,后者估值20-30億美元。這則傳聞尚未被證實(按照程苓峰的說法,雙方一定會辟謠),不過我愿意從這則傳聞入手,剖析一下新浪微博目前的困境以及它可能有的出路。
先來看這則傳聞有無根據(jù)性。我在兩個月前,曾經(jīng)和朋友打賭說阿里會入主新浪。后來我把這個賭約告訴了虎嗅創(chuàng)始人李岷,她勸我寫一篇分析文章——因為我不會平白無故和人說這么個聽上去實在有點匪夷所思的判斷。事實上,這確實并非酒后胡言,一場并購,要看雙方有無這樣的動機。
阿里巴巴
先來看阿里這邊。這是一家基本上靠虛擬商業(yè)地產(chǎn)為模式的電商集團。它在三個方向上并沒有太多的優(yōu)勢。其一、搜索;其二、媒體影響力;其三、社交。
搜索上阿里倒不必太過擔心,經(jīng)過各種努力,阿里的大淘寶已經(jīng)成了一種封閉的生態(tài),對外部搜索引擎依賴度極低,而自有的搜索已經(jīng)成為極其稀缺的一種資源。在這樣一種情境下,阿里無需再做什么獨立的搜索。
社交上阿里嘗試過淘江湖,但不太成功。外部的電商導購網(wǎng)站(美麗說、蘑菇街)對它已經(jīng)構(gòu)成了一定的威脅:在它一力打造的封閉生態(tài)上挖了幾個洞。大淘寶系如果不是封閉的,很多看似稀缺的資源(比如首頁廣告位)立刻就不會稀缺,于是便會動搖收入。市場上一直傳聞阿里要封殺電商導購站(但也沒封死),倒不是說美麗說蘑菇街有一定影響力,阿里就不敢封它們——試想一下阿里對百度的封殺——而是它自己在社交領(lǐng)域上鮮有建樹,才是核心問題。
媒體影響力阿里是非常缺的,當年的達摩五指之一雅虎中國基本潰敗。無論在支付寶事件上,還是衛(wèi)哲事件上,相信阿里都領(lǐng)教了媒體影響力這玩意兒雖然有些虛幻不能形成錢,但沒有的話總是一件讓人不舒服的事。特別是阿里當家人馬云有作秀和布道的癖好,沒有一個媒體,總是很不方便的。阿里投資過幾個小媒體,但真正有影響力的媒體,還是沒有。
新浪微博兼具媒體和社交兩個維度——前一個還更強一點。一些玩微博營銷玩得好的店家,存在不再依靠淘寶系的內(nèi)部資源這種可能。阿里是有將它納入囊中、至少走在一個陣營里的動機的。
新浪微博
再來看新浪微博。不得不說,新浪微博是“叫好不叫座”的東西,影響力一時間風頭無兩,但就是挖不出金子來。更何況最近一段時間來,微博大有一些疲態(tài)。我專門寫過文章分析過微博用戶數(shù)。三季度財報曹國偉吹噓自家有4億用戶,這個牛皮吹的實在是大了點。我依然是這個看法,新浪總微博用戶數(shù)(包括死亡的),也就個1億左右的水平。
當年MBO管理層是花了血本的,按照他們的正常收入(我愿意相信他們很職業(yè)化,沒有貪公家便宜),很難拿出這筆錢來,背后應該有財團支持。業(yè)績上始終乏善可陳,總不是一個事兒:對投資人和債主沒有交代。
新浪一直是一個無主的公司,它的創(chuàng)始人早八百年前就離開了新浪。MBO之后,會加強一些所謂的“主人翁”感,但到底不是親兒子和親爹的關(guān)系。職業(yè)經(jīng)理人團隊成為股東之后,眼光的確會長一點,但絕無自家孩子的那種感情。楊致遠會抵死不賣雅虎,曹國偉不會。
如果價錢合適,曹馬二人達成交易,是不怎么奇怪的。更重要的,新浪和阿里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騰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chuàng)業(yè)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