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撤離建外SOHO搬入金寶街的決定是正確的。在建外SOHO,寺庫平均客單價只有1000元,消費群體大都只是購買錢包、配飾,以女性為主,而在金寶街,它的客單價已經漲到了10000元左右,男性與女性購客各占一半。
“由于許多人的奢侈品都是送禮,或者送給別人禮的。它們普遍都很新,‘二手奢侈品’或許改為‘閑置奢侈品’更貼切。”他說,“建外SOHO主要是給工薪階層,但‘閑置奢侈品’其實應該定位一些真正的奢侈品玩家—一些常年消費奢侈品的人”。
寺庫目前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開店,都是超過1000平米的旗艦店,它們希望能夠給購買者以奢侈品旗艦店的體驗。與米蘭站主打箱包不同,寺庫追求的是全品類,包括箱包、服裝、珠寶、手表以及配飾。
一位寺庫的員工透露,“由于每個奢侈品都有自己的編號,我們很容易發現,自己的表和包剛賣出沒幾天,就會有人拿來寄賣”。購買這些“閑置奢侈品”的人群,有不少送禮人群,而寄賣者也有許多是剛剛收到別人的饋贈。由于特殊的“禮品市場”以及奢侈品玩家定位,寺庫實體店的貨品大都是9成新的新品,甚至是全新貨品。
為了迎合國內的市場,米蘭站北京也采用了類似的經營策略。一位米蘭站的員工說:“米蘭站近60%的客戶都是為了送禮,也因此,米蘭站北京的貨品收購會更為嚴格,基本只挑新貨,近80%的貨品都是全新的。”
據易碳家雜志了解到,盡管寄賣與買斷模式有著本質的區別,但在國內市場,米蘭站與寺庫都是面臨著同樣的消費群,它們都希望這些奢侈品能夠快速的流通起來。對于出售禮品的賣家而言,快速的套現是他們的需求所在,也因此,米蘭站有著特有的吸引力,為了規避寄賣模式在速度上的不足,李日學也推出了“庫支付”的產品—賣家寄賣產品時可以獲得相應寺庫積分,憑借這些積分,他們可以在店內換取其他產品。
人人都愛奢侈品
2012年,寺庫先后在上海、成都開設自己的體驗店。李日學說,這是兩個必須進入的奢侈品市場。隨著上海、成都店的運營日趨成熟,他也發現,這是個不同于北京的消費市場。
在李日學的描述中,北京屬于“禮品市場”,而上海、成都則屬于“消費市場”。在北京消費者更多的是為了送禮,而在上海、成都則大都是自己玩。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