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龐大的房地產金字塔最底層的基石,他們西裝革履但收入微薄,拼命推銷只因為收入完全和業績相關。在普通老百姓眼中,他們往往是負面評價的化 身,網上充斥著“小心中介坑人”的各式攻略。在他們自己眼中,他們也是一幫有干勁的年輕人,在工作中也不乏激情和神圣感,面對客戶的曲解和惡評也感到委 屈。房地產經紀人,就這樣在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上,展現出“雙面”的矛盾。
房產中介為何常被惡評包圍?房產中介行業應該怎樣突圍?怎樣才是一名優秀的房產中介?南方日報記者走近這個群體,刻畫出一幅當代中國房產經紀的群像,反映出他們的苦樂心聲,也探尋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之道。
“惡名”壓力下的職業生涯
“高房價”是壓在中國老百姓心頭的一座大山,承載著無數收入與房價形不成正比的國人的無數怨念。而這座大山的底部的一塊塊山石,便是房產經紀人,因為行業本身 暴利以及工作操作中的不規范,這已經成為了一個公眾心中負面評價大于正面評價的邊緣職業,對于許多初涉此行業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是背負著“惡名”開始的職 業生涯。
在百度上搜索一下“小心房產中介”,可以找到1,220,000個搜索結果,而打開這些鏈接,包括媒體制作的防止“中介誆騙”一類 的攻略,也有業主對自己的親身經歷中一些房產中介的違規行為進行的曝光。曾有一家廣州媒體專門派記者去中介公司里臥底,調查二手房買賣中的“誆騙”之道進 行曝光,在頭版用連載的形式刊出。在各種社會力量的推波助瀾之下,購房者在面對基層的房地產經紀人時幾乎喪失了所有的“信任感”,這是記者走訪中所有房地 產經紀人都提到的最深的感受。
許多房產經紀人的職業生涯都只有短短幾個月或者一兩年,“最慘的是2011年,調控政策搞得樓市一片冷凍,我們整個中介行曾經一個月只做成了三單二手房生意,那一年許多同事試用期沒過就放棄了這行當。2012年的樓市還不錯,這才讓許多同事都堅持了下來。”
在離開這個行業的房地產經紀人中,“收入過低”和“不受尊重”是兩個頭號因素,房地產經紀行業大部分采用的分配方式是沒有底薪只有提成,提成是提取傭金的20%至50%不等,這樣的收入方式讓房產經紀人的生活來源完全來源于業績,能談成多少筆生意就能賺到多少錢,而一旦遇到了市場淡季或者手中的房源不受歡 迎等情況,有時候一個月一套房子都賣不出去,或者只有零星的幾套租房交易,這樣導致房產經紀人收入非常微薄,或者就只能喝西北風。
在五羊新城一家房產中介工作的小李告訴記者,自己剛入行時因為樓市冷淡,業務不熟,曾經連續三個月都沒有成交過一單,“和我一起進公司的同事都提出了辭職,我堅持了下來,直到楊箕村大面積拆遷開始后,附近的二手房交易才活躍了起來,我自己也積累了更多的工作經驗,能力更強了才在這個行業里立足了下來。”
小李做地產經紀已經三年多,屬于廣州房地產經紀人中的“老前輩”了,但他似乎生活得并不開心。“仔細算來,這一年中付出實在太多,幾乎沒有認真好好的休息過 一天。其余的都在忙碌于客戶業主之間,每天上班時間在9點到22點,工作時間長得驚人,周末從來沒有過休息,有的同事講有時晚上11點下班都是很普遍的, 沒有談戀愛的同事都說拍拖都沒有時間,結了婚的陪愛人的時間都沒有。有時為了個螞蟻小單忙里忙外,最終還讓給跳單,那種失落和悲憤是難以言語的。”
小李坦言,更多的不爽是不能收獲來自客戶的尊重,“我們這行名聲不好,有時客戶像防賊一樣防著我們,起初我很難適應,后來經過老員工的開導,遇到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有時候客戶的這種態度會引發我們的逆反心理,本來不打算搞他們,但看到他們各種挑剔和懷疑你的樣子,反而就想訛他們一把,這也導致了我們這行業的不規范增加。”
小李認為,導致房地產經紀人舉步維艱的“收入低”和“不受尊重”是相互影響的,因為房地產經紀的收入完全來源于傭金,在這樣的收入壓力下,經紀人會“無所不用其極”地讓購房客和賣房人雙方達成交易,其中的種種手段難免有不誠信和違規的現象出現,這導致了他們進一步的“不受尊重”,小李無不傷感的說:“即使是最頂尖的房地產經紀人,除了在業界能得到擁戴和尊重外,在社會大眾眼中也一樣難以高大起來。”
“金牌房產中介”的一日
很多人可能覺得疑惑,房地產經紀人的收入真的“微薄”嗎?為什么經常看到有大房企的招聘信息,“7萬月薪招聘房地產經紀人”,“百萬年薪房地產經紀人等你來挑戰”等標題呢?這極具誘惑力的薪資是騙人的嗎?實際上,行行出狀元,由于沒有底薪只有提成,只要你做成的生意足夠多,你的收入就自然水漲船高。這個行業 里的極少數精英便可以達到這個程度,在東山某中介公司上班的房地產經紀人小孫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因為“連續三月提成超過3萬元”被評為“金牌經紀人”。
小孫的一天非常規律,早晨7點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將“58同城”,“搜房網”,“愛房客”依次瀏覽一遍,將自己手中的房源掛到網上,并在網上搜尋 其他好的房源并想辦法攬入手中。房地產經紀行業中“得房源者得天下”,小孫手中常年有50到上百套房源隨時準備出手,而一些剛入行的新同事因為找不到房 源,往往做幾天就放棄了這個行當。
小孫不會放過任何一套有機會攬入手中的房源,這樣的房源往往是賣家親自掛在網站上的。想拿到這樣的房源, 唯一的溝通途徑就是打那個賣方的電話,以看房之名約見賣房者,實際就是借此讓他們將房源轉交給中介。“喂,您好,我是××房產中介公司的,我看見您在網上 有套房子要賣,正好我有一個客戶想買您這樣的房子,您看什么時間方便看一下房?”這是小孫經常采用的工作手段,實際上所謂的客戶只是小孫帶去的一個托,到 了看房現場小孫就會說服賣房者將房子委托給中介。
“這里就需要口才來收獲賣房者的信任,房地產經紀工作能力最重要的一環就在這里了。一個好 的經紀人必須成功地獲得賣房客和購房客雙方的信任,可以說是一個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之上的行業,而現在一些不規范的操作和媒體的報道之類讓我們的信譽度逐漸 下滑,生意越來越難做。”值得玩味的是,小孫在強調“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之上”時,也會帶一個“托”去當買房客,看似誠信為本,實際上還是在與客戶“斗智斗 勇”,記者指出這一點時,小孫笑著說:“整個行業都是這樣,現在能找到的掛在網上的房源都是共有房源,你不出手就會被別人搶走,直說自己是中介,賣房者也 肯定不會見你,因此這種工作策略是必須的。”
由于整個中介行業都采用這樣的形式拿房源,讓曾經在網站或某中介機構登記過房源的賣房者頗為苦 惱,比如在某媒體工作的老戴就因為此前登記過出售一套住房,那套房子已經賣出去一兩年了,仍有中介打電話給他咨詢房源的情況。這樣的騷擾也讓房地產經紀人 行業的社會觀感進一步下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