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找房源和約見賣房者,小孫下午的工作內容是去附近的小區里“掃樓”,每個小區里公告欄或是附近的電線桿上, 都有買賣房屋的信息,把這些紙條撕下來按照紙條上的信息撥打電話,以買房者的身份探明賣房信息的真實性,再換部電話打過去請求得到委托,于是這些房子就成 為了自己的房源。小孫和附近幾個小區的保安警衛和物管員都保持了非常熟絡的關系,“誰家要買房,誰家要賣房,誰家租房的日子馬上到期了,這些小區內的保安 警衛都會第一時間告訴我,我有了這些信息就會第一時間去聯系請求委托。”
房地產經紀的困境與突破
在小孫的博客上,轉發了各種行業大佬對樓市走向的分析,市場信息和行業動態等等。小孫坦言,目前做房地產經紀這一行,在各大房產門戶和本地網站上先建立自己的博客或者個人主頁已經成為了一個行規。“博客上有實名和自己的真實相片,容易讓客戶產生信任。多注冊幾個即時通訊工具,客戶用的都要用,名字要取和房地產經紀人有關的,比如資深房地產經紀人,金牌地產經紀人,某某商圈專家,小戶型交易專家等。”
大部分購房客都是通過關鍵字來搜索房源和博客 的,而小孫還有一系列手段提高自己被找到發現的幾率,“你的主頁上一定要有客戶感興趣的關鍵字,這樣客戶才能通過搜索引擎找到你。客戶在搜索引擎里面喜歡輸入什么詞語來尋找房源或者經紀人,你的主頁或者網站上就要有這些字顯示。搜索引擎才能找到你。多問一些客戶和朋友,平時找房源一般怎么搜的,那么最好在博客和個人主頁上包含這些字。”
對購房者來說,實際上這樣的博客是非常有震懾力的,博文均是房地產行業名家的分析預測,頭銜和實名制的頭像 看上去又非常專業,很容易獲得購房者的信任。小孫的博客中也有一些自己在工作中的感悟,情緒類的文字都看上去積極向上,激情澎湃。“讓客戶看到你陽光的一面,沒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房子交給一個憂郁的人。”
即便如此,小孫也不是時時都是陽光的,對于在這個行業已經站上一個不錯臺階的他來說,他坦 言自己的愿望是“能夠在辛苦的付出之后得到客戶的好評。”小孫笑道,“每當有新人來面試,店長都會問你能吃苦嗎?同事們總是意味深長地望著面試者,然后露 出真心的微笑。每當有客戶對我說,你們掙錢太容易了,我也只能意味深長的露出微笑。”
“現在任何一個合法行業,起早貪黑的賺錢都不容易,唯獨不同的是,他們在辛苦的付出之后會得到尊重和好評,而我們房地產經紀人只會得到質疑和議論,希望有一天這樣的情況能被改變。”
房地產經紀行業也的確在尋求突破。記者發現,為了扭轉行業形象,業界正在基于“誠信”這一關鍵詞展開各類活動。近日,中原地產籌備拍攝的首部中國房地產經紀 行業微電影首映,影片通過對房地產經紀人生活的演繹,展現從業人員誠信專業的職業形象及普通勞動者的精神風貌。而剛剛在廣州結束的第七屆中國房地產經紀人 大賽中,也試圖以“誠信、專業、服務”為宗旨,以“尋找中國好經紀”為主題,通過嚴謹的比賽環節,提升經紀人專業度和職業素質。
然而畢竟群眾的感受才是第一位的,如果房地產經紀人在實際生活中買賣雙方的實際體驗沒有改變,在類似的活動發出的聲音和鋪天蓋地的“惡評”聲浪相比,便顯得格外渺 小。如何解決整體從業人員專業素質不強,行業規范不健全,違規行為仍然很多的問題才是亟待解決的癥結,從這個角度看,房地產經紀人要想逆境翻身,走出“雙面”形象的矛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記者觀察
消滅潛規則需各方聯動
隨著房地產行業的越做越強,“買房”逐漸成為時代的主題詞匯之一,而房地產經紀人則是買賣二手房時一個必須經歷的環節,然而這個盤活買賣雙方的環節,卻在房地產經紀的抱怨中和購房客的罵聲中逐漸發展成一個“死結”,問題究竟出在哪?
走 近房地產經紀人后不難發現,購房客不滿意中介的“騷擾”、“哄騙”在中介眼中都是一種“工作的必須”、“行業的潛規則”。自主賣房者討厭中介不停的騷擾,但中介說如果不打電話騷擾這個房源就會被別家奪走,自己找不到房源就會餓肚子。購房客討厭中介隱瞞購房環節中的各個費用,但中介說如果我一開始就把你所有承擔的費用都告訴你,開價就會比別的中介高,那你還會選擇我這個中介嗎?一切的矛盾其實并不是房產經紀從業者的問題,而是“行業潛規則”帶來的必然,如果中介不遵守這樣的規則,那么收入微薄的他們就養活不了自己,而這樣的規則正是普通市民深惡痛絕的。
因此,制度的規范和規范制度的實際施行就變得尤為重要。要消滅這樣的潛規則,光制訂行業規范還不夠,因為在一個競爭如此激烈的行業,要求行業自律幾乎沒有可能。在這樣的基礎上,有關部門的管理制度應該更為嚴格,在有法可依的情況下,執法力度應該加大。同時,房地產經紀們的福利保障也需要建設完善,縮小行業內的收入差距,不再以“銷量”作為一切的評價標準,也是解決問題的另一條途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