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大多數的創新被內部扼殺,中國大多數創新被市場扼殺。因為跨國公司有創新過濾機制,所以大多數創新沒有投放市場。中國很多創新在內部沒有被扼殺,而在市場上被扼殺掉。我曾經在一個企業當副總,我給企業研發中心指出一條路:產品研發很重要的目標就是在市場上尋找別人失敗的新產品,把它拿回來看我們能否成功。事實證明,成功率非常高。所以創新的發現和創新的過濾比創新本身還要重要,因為只有通過創新過濾,你才會發現什么樣的創新才能通過商業化修成正果。
第二,創新的聚焦
我們都認為蘋果公司是具有創新的,但蘋果的創新從來都是聚焦在一個大單品上。蘋果公司從來不做產品豐富化,將產品的所有創新以及為支撐創新的商業化資源全部集中在一個產品上,產生極大的社會影響力,最終把產品、創新轉換成消費者購買力,從而實現創新的價值。所以當創新越多時,你會發現不聚焦的創新終究會走向失敗的。那是把創新當做Cye實驗。我曾經到很多企業問所有業務員同樣一個問題:“怎樣在一個縣級市場用一年的時間做到銷量第一?”如果我發現每個業務員的回答是不一樣的,我認為這個企業就沒有希望,如果多數業務員的回答是相似的,我認為這個東西就有價值。為什么呢?因為如果一個企業把它的營銷和創新資源聚焦到同一個模式上,讓所有人員來執行,那么這個創新從商業上來說,就能夠修成正果。
第三,創新的保護
很多白酒行業的創新最終成了公共資源。比如第一個做年份酒的企業可能很懊惱,因為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在做年份酒。我們沒有把創新的成果通過法律或商業的模式給其一種保護。像古井貢酒這種原漿酒也許會走上同樣一條路。
企業要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對創新進行保護?即便法律上保護不了,那么能否從商業模式上進行保護?
中國的很多創新被大量的后來模仿者給淹沒了,這也使得創新還沒有產生社會價值的時候,它已經被市場扼殺掉。當我們探討創新時,我們必須建立一種現代商業社會的創新思維,創新不是以我們做到了什么創新的標志,而是以社會得到了廣泛應用,產生了市場價值為標志。這恰恰是喬布斯重出江湖前的蘋果和重出江湖后的蘋果間的差別。蘋果曾經毀在喬布斯手中,因為喬布斯不斷地在創新,而這個創新絕大多數沒有結出商業化的成果。喬布斯重回蘋果后,你會發現,蘋果公司所產生的所謂創新很多其實是蘋果公司所購買的創新,而不是它自己的原創創新。蘋果公司從市場購買創新成果,再重新把它轉化成市場價值。我們認同它是蘋果的創新,而不是創新者的創新。這恰恰是我們從技術角度的創新和小農意識的創新,到現在商業意識的創新的一個很大的區別。
所以企業創新要注意兩個關鍵詞:第一,如何對創新進行有效管理,使創新納入商業管理的軌道,而不是到處冒泡。第二,創新如何商業化。如果做到這一點,我們回頭看一看,洋河、紅花郎這些近年火得不得了的企業,其實沒有幾個大的創新,但是它們把這幾個大的創新做得人人皆知,所以它們成功了。在白酒行業,人才濟濟,我不認為白酒是缺乏創新,但缺乏具有現代商業意識的創新。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