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結構趨于平衡
在世界范圍內投資率呈下降趨勢,消費率呈上升趨勢,且變化較為平穩,而我國呈現了完全相反的態勢。
從支出法角度看,我國需求結構不平衡問題由來已久,即內需相對外需不足、內需中消費相對投資不足。 2008年金融危機前,我國經濟增長的“外向型”特征非常明顯,由于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緩慢、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民間投資準入門檻高企等因素的影響,相對于外需的快速增長,內需增長一直不慍不火。 2001年,內需包括投資和消費加在一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100.1%,當年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是負的;2002年,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92.4%,比上年下滑7.7個百分點;2005年,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更是進一步下降到77.2%,比2001年大幅下滑了22.9個百分點。相比世界其他經濟體,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從需求內部來看主要依靠投資需求的拉動,消費需求的作用相對較小,投資需求過熱,消費需求不足,內需結構嚴重偏離世界合理增長模式。數據顯示,1978—2005年間,在世界范圍內投資率呈下降趨勢,消費率呈上升趨勢,且變化較為平穩,而我國的投資率與消費率變化呈現了完全相反的態勢,2011年與1978年相比,消費率下降了13.9個百分點,投資率則上升了11個百分點。
基于此,國家“十二五”規劃指導思想中提出“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這一發展目標,而金融危機恰恰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契機。 2008年金融危機后,由于國際市場需求下降,我國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趨于下降;與此同時,在國家系列內需擴張政策刺激下,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開始穩定回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逐步提高,需求結構逐漸趨于平衡,經濟增長的協調性逐漸增強。 2008—2011年我國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9%、-37.4%、4%和-4.1%,分別拉動當年GDP增長0.9、-3.5、0.4和-0.4個百分點,貢獻率比前幾年明顯下降。而國家為應對金融危機出臺了一系列內需刺激政策,包括“四萬億投資”、“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汽車下鄉、家電下鄉、下調利率和住房信貸首付比例等,內需開始穩定回升,2008年,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回升到了91%,比2007年提高8.9個百分點,2009年內需貢獻率進一步上升到137.4%,比上年大幅提高46.4個百分點。預計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外貿發展環境難有明顯改善,經濟增長還需更多依靠擴大內需來實現,因此,未來在制定相關規劃、政策時,必須把擴大內需政策放到更重要的位置,進一步突出其戰略地位和作用,并采取必要措施使擴大內需政策落到實處。
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
金融危機后我國企業“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海外投資額不斷上升,海外并購風起云涌。
全球金融危機使得世界經濟步入低谷,許多國家經濟下滑嚴重,相應地,許多優質企業價值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尤其是許多能源、資源類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價值被嚴重低估,這給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和投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人才等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目前,國家也大力鼓勵企業“走出去”,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2012年6月,發改委發布了《關于鼓勵民營企業積極開展境外投資的實施意見》,稱將會落實和完善財稅支持政策、加大金融保險支持力度支持民營企業走向海外。其他有關部門也以出臺專門文件等形式對《實施意見》中提出的主要政策進行細化落實,不斷完善民營企業境外投資的信貸、外匯、保險、財稅、人員出入境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快健全相應的政策促進體系、服務保障體系、風險控制體系,積極發揮鼓勵引導和綜合服務作用,為企業“走出去”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條件。發改委發布的《“十二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規劃》表示,鼓勵中國化工、冶金、建材等重化工業或其部分加工制造環節向境外轉移。去年10月上半月,國家發改委共披露24個項目獲得審批,其中20個海外投資項目,3個機場項目,1個工業項目,創下年內海外項目審核披露高峰,20個海外投資項目中有近三分之一是民營企業投資。各國為了促進本國經濟增長也都歡迎中國企業投資。
在政策扶持和企業自身努力下,金融危機后我國企業“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海外投資額不斷上升,海外并購風起云涌。在整個“十一五”時期,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和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年均增長都超過了30%,最高一年曾經達到40%多。截至2011年年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凈值4247.8億美元,是2002年存量299億美元的14.2倍,排名全球第13位。根據專業服務機構德勤發布的2012年大中華海外并購焦點報告稱,大中華地區企業對外并購活動充滿活力,前三季度海外投資額創下歷史新高,而且未來12個月大中華地區并購活動將繼續升溫。數據顯示,2012年前三季度公布的中國對外并購交易約133宗,較2011年同期145宗交易下降8.2%。但是,對外投資額從去年前三季度的449億美元上升了16.2%,達522億美元,創2005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2012年前三季度能源與資源行業的對外交易依然是中國對外并購的主力軍,能源與資源行業相關并購交易占交易總量的29%,占同期交易額的68%。此外,消費與運輸行業并購交易在交易量與交易額方面位居第二,分別占據20%和13%的市場份額。【創業網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