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晚會曝光互聯網公司涉嫌利用Cookie盜取個人隱私后,Cookie迅速成為業內熱門話題,對于Cookie到底涉不涉及個人隱私出現了各種說法,不少安全廠商以最快速度推出了封殺Cookie的產品,但更多的互聯網廣告業人士卻呼吁,別在倒臟水時將孩子也一起倒掉。”
Cookie有助于精準營銷?
在央視315晚會的報道中,有銷售人員稱,“只要拿到Cookie,包括用戶的手機號碼,用戶是誰,電話多少都可以知道。”
事實真的像這位銷售人員說的那樣嗎?一位互聯網廣告公司的技術人員向記者表示,央視暗訪的那位銷售人員說得過于夸張,通過Cookie互聯網廣告商的確可以給用戶貼上各種標簽,但基本上不太可能竊取到用戶手機號碼這樣的個人信息,“那個銷售人員可能為了攬業務,夸大了Cookie的作用。”
什么是Cookie?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Cookie是指某些網站為了辨別用戶身份而儲存在用戶本地終端(手機或電腦)上的數據,這些數據通常都會進行加密處理。
Cookie的確能夠記載很多用戶的信息,比如用戶訪問某網站的時間、時長,看過哪些網頁,這些信息可以幫助廣告商來判斷用戶的年齡層、興趣偏好甚至收入水平,比如一個用戶經常上網看足球新聞,那么廣告商給這個用戶貼上“球迷”標簽,今后有球票、球服等商品的廣告,就可以發送給這個用戶,這就是互聯網廣告業所謂的“精準營銷”。
Cookie增加密碼泄漏風險
由于Cookie會記錄用戶在登錄、瀏覽網站時的操作,而有些網站在形成Cookie的過程中并不加密,所以用戶的登錄名和密碼有可能會被Cookie記錄下來,存儲在用戶的電腦中,如果用戶電腦被黑客侵入,Cookie被盜走,那么登錄名和密碼就有泄漏的風險。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廣告商通過Cookie分析用戶是通過電腦程序完成,“電腦程序只會判斷這個用戶的喜好、年齡、收入,以便于進行精準投放,而不會去探究這個用戶的姓名、住址這類隱私信息;當然,也有用戶認為個人喜好、年齡、收入等信息也是個人隱私,每個人對隱私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某電商網站的營銷負責人介紹,他們在互聯網上投放廣告時,只會向一群目標客戶投放,而不是針對單個的用戶,“例如我們新推出一款電腦,促銷廣告投放時會選擇一個用戶群體,比如35歲以上、年收入超過20萬元、男性,但這些收到廣告的用戶是張三還是李四,我們和廣告商都是不知道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