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春暖花開之際,來自天津的張安(化名)踏上了前往中國臺灣島五天四夜的行程,她和1.2萬名美國日用消費品直銷企業安利的績優營銷人員一樣,先后從大陸各城市出發,直達桃園和松山機場,這趟臺灣之旅被預計可能給臺灣地區帶來11億元新臺幣的觀光商機。 臺灣地區也是安利公司頭號直銷員陳婉芬的家鄉。這位69歲、身高不到1.6米、喜歡穿亮片衣服的臺灣女士,被認為是全球業績最好的銷售人員之一。經過30年的打拼,她和丈夫統領著約30萬人的龐大銷售隊伍。隨著老成員不斷招募新成員,這個網絡遍及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以及美國、法國、西班牙和俄羅斯的華人社區。 資料顯示,在中國營收排名第一的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被批準直銷產品5類336種,目前擁有30萬名左右的活躍直銷員。除了直銷業務,安利還在300多個城市設有店鋪。 就在2012年,安利公司以113億美元營收的業績正式超越雅芳,成為全球第一大直銷公司。而其中國地區也以271億元的業績占到安利全球銷售額的38%,創下歷史新高。 有直銷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安利這幾年的增長非常迅猛,它們的競爭目標早已不是直銷同類企業,而是寶潔、聯合利華等日化巨頭。 復制中國式成功 在談到安利(中國)2012年取得優異業績時,安利大中華區總裁顏志榮對記者表示,目前安利中國業績穩居安利全球第一大市場,且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遠遠高于競爭對手。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曾在全球直銷行業業績冠軍寶座盤踞多年的巨頭雅芳中國2012年銷售額卻不足10億元。 直銷行業人士胡遠江認為,安利從未放棄它在國際上具有優勢的直銷戰略,而雅芳在中國卻連續多次進行戰略調整,讓合作者無所適從,也讓自己的人才左沖右突、傷痕累累;另一方面,安利無論是市場策略、人才、管理方式,以及應對中國的監管政策等方面都很好地本土化,而后者未能很好地適應中國的國情。 產品線上的差異也拉大了兩個國際勁敵的差距。胡遠江說,安利雖然涉及保健品、日化、廚具等多個系列,但是保健品還是占到其半壁江山。隨著中國消費者健康管理意識的崛起,直銷作為保健品的重要渠道之一正在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而雅芳主營的化妝品,除面臨寶潔、歐萊雅等傳統渠道領域的國際競爭對手更激烈的競爭,也未能像玫琳凱那樣堅守高端品牌和定位,因而業績躑躅不前。 此外,沒有拘泥于海外運營的經驗,而是根據中國的國情以及市場特點采用靈活的策略,同時也更注重創新,顏志榮認為,是安利在中國獲得市場認可的另一重要原因,“比如打廣告、樹品牌、開店鋪,這些都是開先河的舉措,但是在中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幫助安利很好地打開局面。” 在業績持續增長的同時,安利全球乘勝擴張,除了2012年安利中國宣布增投6億元,安利美國總部亦宣布在美國建設四處生產設施,在印度和越南新建兩座工廠。顏志榮表示:“安利在中國做出的很多創新,也正為安利其他市場所借鑒和運用!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