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不久前到高縣出差了解到,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的女青年小惠,她在到北京大學繼續深造的同時,在家鄉文江鎮創辦了一座野豬養豬場,用勤勞和智慧為自己積累了人生“第一桶金”。
不僅僅是獲得了 “第一桶金”,小惠把創業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在實踐中還積累了或許會受益一生的精神財富。
寒假結束后,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開始關注各類招聘信息,同時,尚未就業的往屆大學畢業生也在春節假期結束就忙著尋找工作。因諸多因素的影響,每年都總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畢業生要游離在職場外,不得不依靠著父母資助過日子,久而久之,難免頹廢起來。
民間有句俗話:東方不亮西方亮。在職場屢屢碰壁,這些才子才女應該換換思維,考慮一下換個創業的生活方式了。其實,現在也有不少像小惠一樣的創業者。據新華社報道,根據創業教育全國推廣辦公室的調研發現,創業正變成當代青年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們的創業實踐更注重企業社會責任。同時,近8年來,創業教育課程已經發展成為全國高校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創業教育課程。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院長李家華曾對新聞媒體記者表示:“KAB創業教育在大學生心中種植下一顆種子,讓學生具有一種創業氣質,并給予剛剛走上創業路的學生養料豐富的土壤。在真真切切的創業實踐中,這些學生又成了一面檢驗我們創業教育的鏡子。”
筆者認為,在校生在完成自己專業學習同時,不妨也主動接受創業教育,多學習一下別人的創業經驗、創業模式,并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進行一些創業實踐。徘徊在職場外的畢業生,更應該轉變觀念,在認真做好涉及相關項目的政策規定分析、市場調研等的前提下,大膽實踐,或許,將擁有更為廣闊的天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