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能源集團董事長 卜昌森 煤炭產能過剩
我給中國宏觀經濟打到80分。對于山東能源來說,2012年最重要的是讓中國,讓世界,讓業內都知道有山東能源,知名度和影響力在不斷提升。不過,如何解決空氣污染、能源浪費、生產安全是能源企業都面臨的問題,這也是山東能源面臨最大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山東能源提出了一系列的戰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綠煤戰略”!熬G煤戰略”是指圍繞著煤炭能源方面如何實現綠色開采、低碳生產、高效利用,一般說就是在綠色、高效、清潔、環保基礎上還要更加多元,特別是要保證生產過程的安全。
煤炭轉型發展是個必然的趨勢,特別是從國家層面來看,煤炭產能過剩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國煤炭迎來了大浪淘沙的時代,強者越來越強,弱者越來越弱,直至走向死亡。所以在這種大的趨勢下,誰能夠在煤炭方面占具更多優勢,就會越來越昌盛。
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 李河君 新能源政策不能一刀切
我給中國宏觀經濟打60分,因為中國宏觀經濟面臨的挑戰很多、困難很多、問題也很多。
漢能在18年發展當中,只干了一件事情,就是做清潔能源。但在2012年以前漢能做的是傳統清潔能源,就是水電,到了2012年之后變成了做高科技能源,例如薄膜太陽能。和所有企業面對的重大挑戰一樣,如何實現轉型升級也是漢能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特別是因為薄膜太陽能概念的抽象性,很多人搞不清楚與晶硅的區別,甚至銀行也搞不清楚,不敢輕易投入資金支持,這也導致漢能在轉型的同時,要面臨融資難的問題。
而且,我認為國家要控制光輔產業。實際上是控制晶硅的規模,晶硅產量過盛,但薄膜和晶硅是完全不同的,國家應該大量支持薄膜產業,因為薄膜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不能因為一個落后產業就一刀切掉所有相關產業。
鄂爾多斯集團董事長 王林祥 政府權力要下放
中國的宏觀經濟,現在最多能打60分。
改革開放30年實際上就是靠民營經濟發展來推動,而現在民營經濟發展受到的瓶頸與制約太多,國企越發展越大,壟斷越來越強,涉及范圍越來越廣,而且和民營經濟在同一個市場競爭,這實際上就是不平等。而且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一大制造國,產能相對過剩,競爭也非常激烈。特別是現在國際市場需求弱,國外的經濟又下行,民營企業的日子都是比較困難的。
民營企業家期盼,兩會之后,真的能夠做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政府下放權力,減少審批等不利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制約。
我們目前遇到最大問題是項目審批的問題,有的項目不但已經開始運行,并且已經開始繳稅,卻仍然沒有拿到正規的審批手續。因為權力太集中了,有的項目從2004年開始報批到現在,8年了還沒有批下來。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總經理 陸啟洲 投融資體制改革10年沒動靜
作為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中電投集團在2012年終于迎來扭虧為盈。不過,扭虧原因更多的是煤價下降。預計今年肯定比去年要樂觀。
另外,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談了10年未見什么動靜。包括投資體制、融資體制、項目審批制度等多方面投融資體制改革均沒有到位,在電力行業中,建電廠需要批、電價需要批,企業貸款要國家定計劃,投資也是國家定計劃,各種項目要審批,包括上市公司再融資也是靠計劃,而不是跟著市場跑,這些都將影響企業做決策。
作為老牌發電企業,中電投在解決企業老職工的退休和養老保障等方面,也面臨一定程度的負擔,同時,原材料成本無法自行控制,市場化程度比較弱。
未來構建和衡量企業核心競爭力有三個關鍵指標:其一,保障生產是指導思想,其二,要對市場擁有話語權,其三,是外界對于品牌的認可度和美譽度。
金融
中國工商銀行行長 楊凱生 擴大直接融資比重
基于對宏觀經濟形勢的預判,2013年銀行業盈利前景恐怕并不會比過去兩年好。
對于利率市場化沖擊銀行業的問題,不要以為中國目前利差是世界最高的,如果去調查一下全世界的情況,可以看出那些已經利率市場化的國家,銀行利差大多數比我們還高。利率市場化并不能簡單與存貸利差,甚至銀行利潤做直接聯系。
基于以上判斷,工商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挑戰,仍舊是調整銀行自身資產結構,調整負債結構、盈利結構。不僅依靠存貸利差盈利,更要發展金融資產服務業務,即把資產持有大行變成資產服務大行。
中國銀行行長 李禮輝 專業人才缺乏
中國經濟運行的健康度還是比較好的,能達到88分、89分。中國銀行目前不存在大的問題,因為這么多年,每年都在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一些主要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但面臨的挑戰還是很大的。因為要真正成為一家全球一流的銀行還要做很多努力,特別是專業人才的數量還不夠,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
相對外資銀行,中行更了解中國的市場,更了解中國客戶的需求。在中國的市場有更多的網絡、更多的客戶。而且已經與客戶建立了非常密切的業務合作關系。相對于中國本土的銀行來說,中行的國際化和多元化是很大的優勢,而且在這方面也能夠滿足企業“走出去”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金融服務需求。
北京銀行董事長 閆冰竹 利率市場化沖擊中小銀行
中小銀行,作為打破原有金融大一統局面的關鍵一員,像“鯰魚效應”一樣激發了整個金融體系的活力,相對的,中小銀行承受的競爭壓力也不容小覷。
從國際經驗看,利率市場化必將對中小銀行形成沖擊,所以,在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應當遵循“逐步推進、區別對待”的原則。
金融發展的核心是深化改革,當前商業銀行“以出身定終身”的監管分類方式已不能完全反映市場化改革的現狀。用改革和市場的辦法,打破現行的體制機制,激發和提升金融業競爭力,已經成為共識。為此,提出了《關于完善銀行分類監管,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提案》,呼吁建立新的監管分類標準,并實行能上能下的動態調整機制。
基于此,為了增強核心競爭力,北京銀行正力圖在當前最前沿的互聯網金融領域中先行一步。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高國富 保險進入調整期
中國經濟總體來看還是比較困難。外部環節和內部環節的交錯,也使得保險業務進入一個比較大的調整期。特別是外部的經濟環境,對保險的需求影響很大。經濟不好,保險的效益也就很難提高。所以在目前這樣一個調整期,如何加快調整,提高競爭力,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
保險行業追求可持續的價值增長,關鍵是為客戶提供成本可控,但有需求的保險產品。這也是太平洋保險能保持增長的最重要的競爭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