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客戶的成本結構時,還需注意兩個因素:一是一次性的初始支出成本,二是客戶因擔心信息化實施效果差而導致的沉沒成本。初始支出成本高,易對中小企業構成較大的資金壓力;后者則對客戶構成較大的心理壓力。
在公司內部倡導一種以客戶總成本領先的戰略思維,貫徹到公司的研發、營銷、組織管理等方面,考慮如何最有效降低客戶各環節對信息化投入的成本。這對公司、對客戶均有重要意義,方便別人,即是成就自己!下面舉例說明:
3.1 對產品研發的意義
在產品開發時,降低系統對硬件環境投資的需求。所開發的新產品,不應該一味追求最新最先進的硬件環境,而應該盡可能降低對硬件環境的需求,讓客戶使用盡可能便宜的硬件設備、兼容盡可能多的硬件設備。
新產品開發應有較好的延展性,預留接口,方便客戶與其他系統對接。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由于某些原因上了一些信息化項目,如OA系統、CRM系統等,這些系統可能是其他供應商的,公司產品也許應主動與目前市面上主要供應商的這些產品兼容,或者預留接口,方便這些供應商和公司產品對接。
類似目前公司推出的云產品,因其可以為中小企業有效降低初始投資成本,預計會有廣闊的前景。
3.2 對銷售過程的意義
客戶對信息化的投資,除了購買軟件及服務外,還需要進行其它的投資。在為客戶編制演示解決方案時,就初步提出客戶各項投資預算,并就如何降低在客戶各環節的成本提出完整解決方案,更加有利于客戶的投資決策。
如果客戶受限于預算資金,可以提出分步信息化建設方案,也可以降低客戶一次性投資的風險。
當公司和競爭對手在方案類似、直面價格競爭時,可以從公司系統與其它系統(客戶現有系統)的兼容性、系統后期開發成本、系統對硬件要求等方面,闡述公司系統的優越性(如果有的話),這可能會為銷售過程帶來意想不到的競爭優勢。
3.3 對營銷管理的意義:
【案例及教訓】:某公司上了A公司ERP系統中的采購、生產、財務模塊,后來公司要上研發項目管理系統、OA系統,可都不是用的A公司相關產品。其實,A公司的這些系統完全可以滿足要求,而且,A公司的這幾個系統可以有效整合在一起,可大家都不清楚A公司相關產品,用的其他公司有關產品,結果這些系統在解決兼容性問題時耗費相當大的成本。這說明A公司銷售、實施人員在此過程沒有合理有效的宣傳公司產品,也沒有在項目實施后,及時、定期跟進客戶后期信息化進展Cye.com.cn。
也許,公司可以要求銷售人員在為客戶建立檔案系統時,應詳細記錄客戶目前所實施、使用的各信息系統狀況(名稱、模塊、主要功能、供應商等);不應僅局限于公司的ERP系統。也許可以將“對客戶信息化模塊內容收集的完整性”也納入對銷售人員的KPI體系。
在后期客戶跟蹤時,應定期(如每年初、年中客戶制訂信息化管理預算時)對客戶信息化建設計劃進行更新,一旦客戶有新的預算,應立即跟進接觸。由于公司的OA系統、PLM系統、ERP系統等能良好的對接,這有利于降低客戶后期開發成本,對這些客戶的后期開發,比開發新客戶會容易很多。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