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周四美國聯合新聞報告了當天股票價格大跌的消息,說是受到中國經濟增長緩慢的影響。當天道瓊斯工業指數大跌175.99點,幅度超過1%。
1月25日《紐約時報》報道,24日標準普爾指數下跌了2.1%。那一周股價的下跌是自2012年6月以來最大的。
還有來自中國國內的消息,在1 月23日的中國國務院會議上,李克強總理稱2014年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要做好各項準備。
我先來探討一下中國經濟增長緩慢的原因,再來討論為什么這會影響到美國股票的價格。
從這次中國經濟增長緩慢的經驗,我們看到宏觀經濟的波動是一個市場經濟必然發生的。自從經濟體制改革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然而2004年美國的經濟衰退影響了中國的出口與總需求、經濟增長,今后恐怕中國經濟內生的波動會增加。
經濟波動的原因,有一種理論我已在上一篇關于美國近年經濟不景氣的文章中解釋了。大致是因為消費者、投資者和金融機構過于冒險產生的。消費者和投資者購買地產,金融機構過量貸款給他們,以致房地產價格出現泡沫并產生經濟波動。
第二種理論用其他因素來解釋經濟波動,與第一種理論沒有沖突。讓我分段來說明它:1.國民收入的總需求可分為三部分來解釋經濟波動。這三部分是消費、投資和凈出口(出口減進口)。2.消費方面,非耐用消費品的需求是由國民收入決定的。耐用消費品總存量的需求也是由國民收入決定的。因為它們的消費是與總存量成正比,而消費是由國民收入決定的。3.投資方面,企業用的設備總存量是由國民收入決定的。企業一年中購買的新設備是總存量的增加,所以是由國民收入的增加決定的。4.上面說的關系被稱為“加速原理”。國民收入是速度,它的增加便是加速,這加速影響一年中企業購買的新設備和一年中購買的新的耐用消費品。5.當國民收入增加慢下來后,加速即減少,企業購買的新設備和消費者購買的新耐用消費品便會減少。由兩者產生的總需求也會減少,以致國民收入下降。就是說,當國民收入繼續增加而只是增加慢了一些,總需求因為加速原理會下降,這是經濟波動的原因。可以說這種波動主要是受到企業投資和居民購買新耐用品變動的影響。
而中國的經濟活動影響了美國經濟,是因為兩國經濟已經融合在一起了。貿易方面,中國國民收入部分是靠把產品賣給美國,中國經濟增長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與歐洲的經濟不景氣使得中國的出口減少了。同樣的,美國國民收入的一部分也靠將產品出口到中國。投資方面,兩國也是互相依賴。中國經濟不景氣,減少了美國企業在中國投資的利潤。當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和在中國的投資利潤減少后,美國股票的價格即會下降。一個公司股票的價格是由它今天和今后的盈利決定的。更準確的說法是,由買股票的人對公司今后盈利的預期決定的。
美國企業對今后盈利預期的變動和美國股票價格的變動有很多原因,上面說的原因只是中國經濟增速的變動。當然美國內生的因素也會影響美國的股價。某天或某周股票價格變動的原因很多。股價下滑的另一個因素可能是美國聯邦銀行決定不再大量增加貨幣供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