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勒:這本書與商業世界的未來有關。商業通過創新進步,而創新需要試驗,而金融產品的試驗需要對人類行為的了解,金融行為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新學科。書中有一章關于對金融的保守性傾向,可惜的是人們常常循規蹈矩,以幾百年前的方法來做事情,而這些事情在將來可以用新方法更好的完成。書中并沒有指明創新的訣竅,但提示了未來創新的方向。
新金融秩序的關鍵在于創新。例如,通過生計保險和住房價值保險,讓人生無憂;通過創設宏觀經濟市場,減低重大風險的發生;通過收入掛鉤型貸款,提供擺脫經濟困境和破產風險的工具;通過不平等保險,保障人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通過跨代際社保體系,在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分攤風險;通過風險控制的國際協議,緩沖國家間的發展風險等等。
過去200多年來,人類文明在管理個人風險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這些進步也走走停停、時斷時續,主要是受到新的信息技術的影響,我們無法確知風險,也無法準確判斷風險管理的最終成果。盡管存在著諸多問題,發達國家已經能夠為個人提供基本的保護,使普通人不容易因為經濟的裂縫而摔傷。
(2014-03-13)
聯合采訪:騰訊《騰云》、價值中國網 文字編輯:價值中國實習記者 姚春瑃
附錄:羅伯特-希勒的采訪觀點導讀
(一)每一種文明的歷史都是起起落落。中國蒸蒸日上,但目前我也沒有看到西方有任何衰落危機的跡象。二戰以后,美國有特別的優勢:它未受戰爭破壞。此外,美國是一個更大的經濟體,美國政府比當時的其他國家更愿意支持科研。所以美國在那一段時間一直存在優勢。然而,現在人們意識到了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各國的經濟也都開始騰飛。20世紀60年代,大部分諾貝爾獎得主來自美國和歐洲。諾貝爾獎曾經被歐洲人壟斷,但隨后漸漸轉移到美國人頭上,現在我覺得諾貝爾獎可能已經轉移到更多的國家。美國的獨特性將被削弱。但我不認為這對美國人是一件壞事,世界各地教育和經濟的騰飛,是令所有人興奮的。
(二)金融改革與“去中心化”。金融需要持續創新,以符合服務社會的方向。比如最近興起的眾融就前景巨大,雖然現在仍然處于嬰兒階段。眾融釋放了人類的想象力,眾融具有民主化金融的潛力。在這一點上我同右翼的保守經濟學家哈耶克持有相同見解。他認為人類知識和思想分散在數千萬人身上的文章。在40年代,“中心化”盛行,中心可能是公司的老總或政府官員,他們用被認為是正確的科學方法來做所有決策。但現今,他是絕對正確的。知識分散在數以百萬計的人身上,你必須聽取所有的聲音。這就是自由市場經濟所允許我們去做的。但除此之外,正是如眾融或類似的互聯網借貸這些自由市場經濟的內部機構,大大推動了社會“去中心化”的發展。
商業通過創新進步,而創新需要試驗,而金融產品的試驗需要對人類行為的了解,金融行為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新學科。我的作品《金融新秩序》有一章關于對金融的保守性傾向,可惜的是人們常常循規蹈矩,以幾百年前的方法來做事情,而這些事情在將來可以用新方法更好的完成。書中并沒有指明創新的訣竅,但提示了未來創新的方向。對于火熱的中國金融改革,央行行長周小川關于放開存款利率的表態是一個好現象。但是中國監管當局必須謹慎防范可能的風險。
(三)全球化是經濟和社會的基礎特征。社會學家羅伯特·默頓在50年代說,社會中有兩種人:世界主義者和“當地人”。世界主義者們四海為家,想走遍全世界。而“當地人”,誰也不敢離開自己的城鎮,從不了解外面的世界。默頓說,通過問一個問題,可以很快辨識一個人是哪個類型:“你喜歡你的城市嗎?”“當地人”會大大稱贊他們的城市,但“世界主義者”沒什么可說的,因為他們沒有焦點城市。我認為在中國和印度,受過教育人們擁有一種逐漸趨同的文化,而這一情形將繼續下去。世界正變得統一。
(四)中國的股市與經濟發展。通過數十年的歷史數據分析,我發現,股票市場的總市值與該國GDP之比是一個良好的市場估值指標:當比率低于50%,市場顯著低估;比率介于50%-75%,市場溫和低估;比率在75%-90%時市場估值合理,高于90%則高估。目前市場對中國A股的估值是存在低估的。
另一方面,中國的私營部門本來應該成為推動中國股市發展的一個動力。因此,僅憑現在市值占GDP的比重這一指標,不足以對A股的表現做出正確的評價。作為外國人的我,如果參與中國A股市場投資的話,應該不會被允許。這是個問題。
(五)我對中國經濟持有一貫的密切關注。中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為全球增長提供了動力。同時,中國的市場經濟還很年輕,相比發達國家上百年的自由市場,經驗是不太足的,所以發生一些冒進現象也不足為奇。前兩個月部分經濟數據的下滑,引發了媒體對中國經濟在2014年將繼續減速的擔憂。其實西方人一聽到這種論調,都非常吃驚。但我似乎并不同意上述擔憂。在我看來,中國經濟過去30多年保持了令人震驚的增速。目前雖有一些減速跡象,但是近期并不會出現衰退。只要發展自由的市場經濟,那么暫時性的突然性的波動和沖擊都是可能發生的。
但我仍然對中國樓市提出警告,甚至不排除部分崩盤的可能。現在北京房價已經和紐約倫敦可以比肩,步入了世界上房價最高的城市行列。這非常危險。下跌的可能性很大,雖然并不知道怎樣去做出一個精確預測。對于中國樓市,可以提高交易稅來防止過熱的投資行為。應該讓普通投資者明白,交易過程不繳稅是不可能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