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黑龍江省人大代表 翟玉和
“從調查看,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重。就是說山海關以內的(地區),那恐怕得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老人都是自己過日子,不和子女在一起,也都是些空巢老人,實際上在我們的調查過程當中,感覺到,有時候70歲到80歲的老人,生活都得自理,家務活都得自己干,有的老人真正有點突發的疾病,子女根本就不知道他就死在屋里。”
這里是黑龍江雞西市麻山村,簡單的飯菜過后,一袋煙接著一袋煙,然后,78歲的張忠慶可以在床邊一坐就是一天。
采訪:黑龍江雞西市麻山村村民 張忠慶
“唉……,都說老了難,老了難,以前光知道說老了難,也不尋思老了這么難。這老祖宗留下的古話還真不假。先走的有福,后走的吃苦啊,這真不假,誰先走了誰享福。你說老伴兒沒死吧,就在炕上躺著,也不能這么難。我一天洗洗,端屎端尿的,端飯吃,我也不能這么難,這么難過。”
就在這個小村莊里,有半數以上的老人,都是這樣的獨居老人。
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才有能力解決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雖然2008年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3000美元,但是社保基金的缺口一直是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2008年5月,江西海揚紡織有限公司,這個有近5000人的棉紡廠是當地第一家近代企業,九江社保局征稽大隊工作人員今天又一次不請自來,目的只有一個——“要錢”。
“你上一次承諾的當期繳費,50萬到80萬之間這個額度,我們這次能夠帶多少錢走?”
“但是現在企業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呢,現在資金確實是拿不出來,這一點你們應該是理解我們的,說實話,哪怕有一點點錢,我們籌出來10萬、20萬,實際上我們這一直以來,每個月大概在10萬到20萬之間,我們也在逐步繳納,當然我們這個缺口是非常大,這個我也清楚,我們一個月107萬嘛。”
“10到20萬,那個是退一補一的。”
“對,就是說,我要停保下來,我就要補充一些個人賬戶過去,所以我現在這個能力,我也只能做到這一步,所以我們絕對不是像你們理解的,我或者有錢在這里,或者我不給你,這個都不是,不是這種概念,我打個電話試試啊,你看,連一萬塊錢都拿不出來了……
又一次的無功而返,無論是要錢的一方,還是欠錢的一方,似乎都有深深的無奈。
采訪:江西海揚紡織有限公司企管部部長 王麗華
“確實就是有困難,有的時候我們到了什么程度,比如說湊齊了5萬,或者是10萬,這個錢我都會往社保的打,所以剛才我不是拿了我的這個本子嘛,我這個本子上記錄得非常清楚,你看三萬多的都有,甚至一千多塊錢的都有,1933元的,像這樣的錢都有,我能夠拿得出多少,我就往那邊支付多少,所以實在拿不出來,是沒辦法。”
在王麗華的小本上,真實記錄了2001年以來每一筆繳納的社保費用,少的幾百塊,多的幾十萬。她的無奈和社保局的焦慮似乎是一對解不開的結。
采訪:江西省九江市社保局征稽大隊隊長 楊昊雋
“九江市市本級養老保險當月的征收計劃是2300萬,也就是說我所有的企業,足額地征繳到位以后才有2300萬,那么我每個月要支付的養老金是4700萬,這個剛性的缺口就是2400萬。”
按照社會保險法則,平均四個人繳費才能維持一個人領取養老金,然而在九江,這個比例不到2:1。本應積累的養老金賬戶現在只能是“寅吃卯糧”。
采訪:江西省九江市社保局征稽大隊隊長 楊昊雋
“我們現在天天都擔心錢發不出去,每個月過了15號以后,我就要著急地考慮,下個月發放的資金在哪兒,千方百計地要把下個月支付的錢要湊足,不是哪一天在擔心,是每一天都在擔心。”
從2009年1月起,企業退休人員月均養老金又增加140元,僅此一項,九江社保局每月就要多發放800萬元。
采訪: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 戴相龍
“按照聯合國標準,我們國家實際上1997年就已經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當然人口老齡化以后,養老基金的收支就出現了缺口。” 目前,我國老年人口年均增加近千萬人,按此估算,全國社保基金至少要有1.8萬億元的資產,cye.com.cn到2035年才能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高峰期,但是截止到2008年年底,戴相龍掌管的錢袋子卻只有4千3百億元,缺口達上萬億。
為清償歷史債務,從1998年起,國家建立養老保險資金專項轉移支付制度,補助力度逐年加大,從1998年的24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873億元,12年間共補助4483億元, 2004年以來國家已經連續6年保持養老金發放當期無拖欠。
但發展中的中國,財力還不足以支撐社會保障的全覆蓋。近二十年來,商業保險在我國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