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搶手費用高昂
幾年前因為“豬寶寶”在加拿大紅火起來的“月子中心”,在“龍寶寶”盛行的龍年卻“逆市走低”,而上門陪月的“月嫂”則開始風靡整個加拿大。但是“月嫂”可不是誰都消費得起。
來自國際先驅導報的報道稱,首先,主顧家必須有大房子,“月嫂”要有私密空間(不與寶寶同住一室);其次,“月嫂”只管照顧嬰兒,伺候產婦坐月子都是順便,至于其他家務瑣事一概不理,“月嫂”的一日三餐還要由主顧家伺候照料;第三,今年是龍年,“月嫂”供不應求,在大溫哥華地區,報酬已由3000~3500加元/月(1加元約合6.29元人民幣)上浮10%左右,且有繼續水漲船高的趨勢,這個價碼已超過當地許多白領職員的月薪。
“既然"月嫂"要價比新爸爸的月薪還高些,那么與其請"月嫂",還不如讓新爸爸請假歇工一個月"自力更生"劃得來。”從多數這樣的抱怨聲中,不難看出,“月嫂”在加拿大,目前還屬于富人的專利。
月嫂這樣的身價讓很多人開始懷念之前火爆加拿大的“月子中心”。本世紀初,許多向往“出生地國籍”的華裔準媽媽在巧舌如簧的中介鼓動下,紛紛來加拿大分娩,并住進“月子中心”。這其中既有擁有加拿大永久居住權、但本人住在國外的準媽媽,也有所謂的“雙非”父母。倘若前一種情況,只要按規定繳納過家庭醫療保險金,生孩子仍是公費,但“月子中心”費用加中介等費用,也需要幾十萬元人民幣;倘是后一種,生孩子就需自費,由于加拿大沒有非公立普通醫院,無醫保產婦的收費標準幾乎為天價,醫院收費加上中介等費用,會讓“坐洋月子”的費用再翻一兩番、甚至更多。
所以,幾年前因“豬寶寶”火爆到極致的“月子中心”,卻在“龍寶寶”盛行的龍年“逆市走低”。其中除了輪番上漲的價格因素,業內人士稱,更重要的是因為“月子中心”系規模化經營,可“月嫂”行當目前在加拿大還沒有行業規范,而加拿大偏又是什么都要證書的規矩國家,一旦當局認真起來,“無證經營”非但不好解釋,當地華裔家庭也很難接受。
相較而言,上門服務的“陪月”業務比較家庭化,很多家庭也不計較“月嫂”有沒有證書,當然,拿到臺灣或大陸“育嬰師”證書的“月嫂”,遠比普通月嫂更搶手,這也是這個龍年比較矚目的新現象。
不過,對“陪月”的要求在加拿大標準相當高。首先語言要通,否則無法和新媽媽溝通,會產生很多誤會、麻煩;其次,“月嫂”的精力必須特別充沛,因為需要全天候護理嬰兒,半夜里最多每隔2小時就需起床照看(喂奶或換尿布);第三,新媽媽往往缺乏照顧寶寶的基本知識,“月嫂”不但要幫忙護理,還需時時加以指點。
澳大利亞:
空運鮮奶赴華試銷
巨大的龍寶寶商機,讓本來已火熱的中國投資者搶灘澳大利亞乳品業的現象顯得更加炙手可熱,同時,中國市場對優質乳制品的強大需求,還催生了一種新的銷售方式,那就是直接將澳大利亞鮮奶空運到中國出售。據悉,澳大利亞老牌乳制品公司WCB,已經開始嘗試空運鮮奶到中國試銷,以測試市場反應。
在澳大利亞的專業人士看來,龍寶寶催生的乳業商機不會僅僅是曇花一現。銳勤資本集團行政總裁馬傅然說,到目前為止,他所接觸到的中國投資者在澳大利亞進行的CYE乳業投資的目的,主要還是獲得原料或成品來供應中國市場。由于消費者對乳品安全信心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時間,從這個角度看,那么中國投資者所進行的投資行為將不會是一個短期的行為。
新西蘭與澳大利亞毗鄰,其新西蘭奶制品在世界上成本最低、出口量最大,2012年1月27日新西蘭外資局也批準了上海民企鵬欣集團對新西蘭克拉法農場的收購,但中國投資者對投資澳大利亞乳品業依然情有獨鐘,龍寶寶催生的乳品投資熱在澳大利亞表現得更為明顯。因為恒天然作為新西蘭1萬多名奶農共同擁有的合作組織,控制了新西蘭超過九成的原奶供應,并且制定原奶的收購價格。這也就決定了投資者在新西蘭找到合適的收購機會比較難。
而澳大利亞的競爭格局相對開放,3家外資擁有的企業控制了超過五成的牛奶生產。邁高集團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牛奶加工企業,依然保留了合作社的組織形式,3000多個奶農既是集團的股東,也是供應商。邁高制定的原奶收購價格成為行業的基礎價格,其他加工企業支付的價格通常比該基準價略高一些。奶農可以選擇將原奶出售給任何一家加工企業,因此對新興企業來說,其行業進入門檻相對較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