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SAT的考生人數,正以驚人的速度連年攀升。在一些大城市,不少重點高中都設有“出國班”,學生放棄國內高考,專以準備出國留學為務。這一時尚已由東部發達地區向內地延展。在人數持續驟增背后,是考試培訓、中介和香港消費市場的一場經濟盛宴。
一場昂貴的考試
上海建筑師張佳華年近半百,頭發也已半白,略顯憔悴。“都是給兒子的SAT考試害的。”張佳華一臉苦笑,卻也摻雜有歡喜。去年,他兒子兩次赴香港參加SAT考試,終被美國加州大學錄取。
SAT,中文名稱為“學術能力評估測試”,由美國大學委員會主辦。SAT考試成績是美國排名前五十的高校錄取學生時的一大參考標準,被視為美國版高考。
“這是一場昂貴而又艱辛的持久戰。”張佳華對時代周報記者說。在兒子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他聽說內地學生可通過SAT申請美國大學,于是便同太太議定,要為兒子鋪設一條通向美國大學的路。“我和我太太都是國內頂級名校畢業的,深知本土高等教育的局限與尷尬,所以希望兒子有更寬的視野。”
道路的鋪設需要金錢作地基。兒子讀初中時,張佳華就延請外籍英語家教,所費不貲。高一,他找了一家培訓機構,讓兒子開始讀SAT培訓班,一對一量身定制的培訓每小時收費1000元。“一共培訓了將近100個小時,花了約10萬。培訓是很有必要的,打個比方,向來接受國內應試教育培訓的學生要去參加SAT的話,就如從一輛高速行駛的車上,轉身跳上另一輛迎面駛來的車。這當然需要非常高的技巧,而培訓就是教會你這個跳躍動作。”不過,張佳華也覺得培訓費是貴了點,自己做建筑設計技術含量更高,但每小時也鮮能開出這樣的價碼。
但這只是投入的開始。兒子高二暑假,張佳華太太攜兒子赴美旅游,主要是讓兒子到美國大學校園感受一下。“這也是省不了的,現在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先踩個點,預熱一下。”
去年1月和5月,小張在母親陪同下赴香港參加了兩次SAT。“錢花得多了點,共10萬,因為兒子第一次考完,人整個虛脫了,在賓館就躺了兩天。我太太再購物、旅游了一下,是得這個數。”張佳華稱。
還有另一筆難以省略的費用,即留學中介費。在申請學校階段,由中介指點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根據不同學校的要求提交入學申請。“這塊又花了將近10萬。其實市場上四五萬元也就夠了,我不了解行情,挨宰了。”張佳華說。
此外,還有學校的申請費、快遞、簽證費用等等。當小張去年秋天終于如愿赴美入學,張佳華算一下,加上兒子第一年的學費、生活費,他已經花費了百萬有余。
“我有不少白領和公務員朋友,把孩子送出去讀大學的也越來越多,花費基本上都得這個數。確實很貴,培訓機構和中介收費都很高,有些離譜,但市場需求這幾年越來越大,依我預測,這筆費用在一段時間內會只升不降。”張佳華對時代周報表示。
考生人數連年攀升
內地參加SAT的考生人數,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連年攀升。SAT每年1月、5月、6月、10月、11月及12月在美國以外的世界各地考點舉行共六次。由于SAT在中國內地未設考點,內地考生唯有選擇在美國大學理事會網上報名后,到設有考點的香港或新加坡參加考試。
僅以香港來看,據報道,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約7000名內地考生赴港參加SAT,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又翻了一番,達到1.5萬多人。2011年,內地考生人數再次刷新,接近2萬人。
有業內人士保守估算,每場考試有5000名內地考生,去年在港參加SAT的內地考生總數可能至少達到3萬人。沃邦教育市場總監李希的估計與此相仿,她告訴時代周報:“從培訓市場的需求增加幅度,可以推算出去年的考生人數同比增加了50%以上。”
以往SAT考點散布在香港30多所中小學,但鑒于內地考生人數日益龐大,香港考點代辦機構香港考評局從去年10月份開始,將參加SAT的考生全部集中在亞洲國際博覽館統一應考。亞洲國際博覽館共有十個展館,占地7萬平方米。
即便如此,每一批的SAT考位剛一放出,很快就被爭搶一空。據稱,在香港報考SAT,提前半年就要報名。
此長彼消,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2年高招調查報告》,近4年來,全國高考人數下降140萬。在一些大城市,不少重點高中都設有“出國班”,學生放棄國內高考,專以準備出國留學為務。“這一時尚也正在由東部發達地區向內地延展,這兩年,中部地區的一些三線城市也有了SAT考生。”湖北省隨州市一位退休中學校長告訴時代周報。
“這是新一輪的留學熱,背后的因素很多。外部有拉力,一是金融危機導致美元和歐洲貨幣的匯率變化,二是歐美國家把吸引海外學生作為一個最重要的教育產業,來彌補本國生源不足。內部也有推力,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到海外留學,追求所謂有質量的教育,或是逃離應試教育。國內有經濟能力的人也越來越多。種種因素疊加,促成SAT越來越熱。”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微博)(微博)告訴時代周報。
社會學家、復旦大學教授顧曉鳴也對時代周報分析:“SAT熱背后大的原因,既有教育方面的,也有社會環境方面的問題。而從技術角度來看,SAT是跨文化、跨國家、跨窮富的一種測試手段,能在比較公正的條件下測試學生的才華。”
“全球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人由低階位向高階位跨國界地流動,所以這個市場會越來越大。”隨州前中學校長也認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