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柏勒洛豐駕乘一匹身生雙翼,名為珀伽索斯的神馬,斬殺了無數怪物和敵人,卻因為傲慢觸怒眾神。于是,宙斯設計讓柏勒洛豐摔死,將珀伽索斯養在天庭。自此,在秋季星空的北天區,最耀眼的星象就是‘天馬’。”
這是希臘神話里“天馬星座”的故事。但中國80后們更熟悉的“天馬座”故事由這些詞語構成:天馬流星拳、小宇宙、圣衣、黃道十二
星座……
1985年12月,日本漫畫家車田正美在集英社旗下的《周刊少年JUMP》(以下簡稱《JUMP》)開始連載《圣斗士星矢》。這部脫胎于希臘神話的少年熱血漫畫迅速風靡日本乃至整個東南亞,車田正美借此躋身亞洲最有影響力的漫畫家之列,但其輝煌在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漫畫的完結戛然而止。
不過,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車田再次讓圣斗士系列以一個嶄新的龐大體系呈現在粉絲面前。他的作品不但重新在日本煥發青春,還勾起了中國80后們的集體回憶。
2012年,車田的《圣斗士星矢》漫畫被騰訊互娛引入國內;2013年5月,中國游戲公司完美世界的《圣斗士星矢OL》開啟公測。這一年,車田正美60歲了,小宇宙復燃。
車田與集英社的分合
《七龍珠》、《灌籃高手》、《海賊王》等飽含童年記憶的作品都出自《JUMP》。
2011年,58歲的車田正美準備為遠在中國的一位合作伙伴送上了一份禮物——中國游戲公司完美世界宣布從日本游戲公司世嘉(日本最大的游戲公司之一)取得了《圣斗士星矢》漫畫的網絡游戲改編權。車田正美親自繪制了畫作和簽名,但因年事已高,且經常臥病在床,只好委托日本出版商集英社將禮物帶到中國。
集英社車田正美事務所的工作人員將禮物全程裝在保險箱內,小心翼翼地捎到中國,親手交到完美世界的工作人員手上。完美世界《圣斗士星矢OL》項目組的主策劃高翔(化名)告訴《21CBR》記者:“從我們制作游戲的角度看,車田事務所的角色就像車田正美的助手。車田本人非常關注我們制作的游戲是否能夠準確地還原漫畫,且不和圣斗士其它作品產生沖突。但他畢竟年事已高,因此,車田事務所會有專人和我們對接,既把關游戲產品,也成為我們和車田溝通的橋梁,非常盡責。”
縱覽車田的漫畫生涯,集英社的角色絕不僅僅是助手這么簡單:在車田大起大落的上世紀80年代,集英社的角色更像導演。當時,車田正美已是日本小有名氣的漫畫家,但在籌備和策劃《圣斗士星矢》時,仍遇到了諸多困難。畢竟,以希臘神話為創作背景在當時的日本漫畫界是一次大膽冒險,沒有什么經驗可以借鑒。車田回憶說:“要考慮圣衣的造型,該畫科幻式的還是卡通式的?真是傷透了腦筋。我的編輯建議把圣衣畫成合體,成為馬的形狀,他說這招一定可以討好。”
車田所說“我的編輯”正是集英社旗下《JUMP》為他提供的專職負責人。集英社誕生于1926年,并在1968年正式創立以少年為目標讀者的漫畫雜志《JUMP》,并確定了兩條核心競爭戰略:第一,題材包羅萬象,但主旨必須是友情、勝利、努力三要素;第二,為漫畫家設立專職編輯。編輯的角色像產品經理,又能和漫畫家成為朋友,不但負責催稿,甚至會深入到漫畫家的創作中,提醒畫家什么是少年們喜愛的產品。
《JUMP》迅速成為日本最有影響力的漫畫刊物,并為日本的新生代漫畫家們提供了一個邁向巔峰的舞臺。對很多中國讀者來說,《七龍珠》、《灌籃高手》、《海賊王》等飽含了童年記憶的作品都出自《JUMP》。
即使在大紅大紫時期,車田正美的內心依然忐忑,因為《JUMP》規定:漫畫家必須和《JUMP》簽約,提供獨家作品。同時又有著嚴格的淘汰制度:漫畫連載以讀者反饋為核心,一部漫畫如果人氣高漲,即使漫畫家文思枯竭也要繼續畫下去,《七龍珠》的作者鳥山鳴曾為此和《JUMP》幾乎鬧翻;如果一部作品人氣下滑,或者在開始連載時候就無法獲得讀者支持,《JUMP》會毫不留情地停掉。
《圣斗士星矢》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出現了人氣下滑的狀況,1990年11月,《圣斗士星矢》正式被終結,隨之淹沒的還有車田對這部作品的諸多構想。
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
在日本,形成了以漫畫家為核心,集英社、東映、萬代齊頭并進的產業鏈。
《圣斗士星矢》的終結,在一衣帶水的中國,也泛起了漣漪。
阿鹿,北京人, 生于上世紀70年代末,是看著《圣斗士星矢》動畫片長大的(《圣斗士星矢》動畫片于1990年被引入中國)。阿鹿在2002年開始在網上賣動漫模型,當時他在一家批發市場意外看到了正版的《圣斗士星矢》塑料拼裝模型,價格便宜。“也就是幾十元,我在網上轉手掙個10元20元是沒問題的。在中國,圣斗士還是有很大一批粉絲的,兒時看動畫片的時候沒錢買,上了年紀有一定的消費能力后,出于懷舊的因素也會買。”
后來,阿鹿直接給玩具生產商萬代(亞洲公司)打電話,要求成為萬代在中國的代理商,對方很快推薦了一個代理商和阿鹿談,阿鹿也很快進了第一批貨,貨款在3000元左右。
但生意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事實上,上世紀末中國最火的兩部動畫片非《變形金剛》和《圣斗士星矢》莫屬,但圣斗士玩具的風頭總是被變形金剛蓋過。阿鹿覺得,萬代在推圣斗士產品時并不是特別給力,玩具不夠精美,對原作的還原度也不太高。而且在國內,大的代理商都和萬代有千絲萬縷的關系,銷售渠道多以批發市場為主,幾乎沒有進過高檔商場。
在當時,“萬代不太給力出玩具”的主要原因是,漫畫被強行終結導致動畫片的“夭折”——這是一個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
國內漫畫網站有妖氣的創始人之一董志凌因業務需要,多次和集英社的人接觸,他告訴《21CBR》記者一個有趣現象:國內如今的漫畫周刊早已實現了全彩色化,而《JUMP》至今維持著周刊和黑白漫畫的定位,這并非是集英社不重視彩色漫畫——他們在中國杭州有一家負責給漫畫上色的外包公司,將上色后的漫畫在日本國內的移動端發行,但漫畫刊物的生產方式仍然維持最傳統的繪畫方式。
在董志凌看來,這是《JUMP》生產方式的需要:“許多日本漫畫家擅長的還是黑白漫畫,同時彩色漫畫意味著制作成本的提高。《JUMP》過去的生產方式就是低成本、高效率,維持每周連載,動畫即時更新帶動人氣,再推出玩具、游戲等周邊產品。”
在日本,集英社、東映、萬代是日本漫畫、動畫、玩具制作的三巨頭,形成了一個以漫畫家創作和授權為核心,集英社(漫畫)、東映(動畫)、萬代(玩具)齊頭并進的產業鏈。
對萬代來說,他們的玩具產品和東映緊密相連——東映旗下的電視臺在播放動畫片時往往會在屏幕上打出萬代的商標,而萬代也會在許多玩具產品的外包裝上注明東映的商標——畢竟玩具產品的研發和發售節奏,更多會根據輻射面更廣的TV動畫來確定。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