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燃吧,小宇宙!
車田和東映邁出了大膽的一步:將圣斗士推銷給90后,甚至00后群體。
東映在2012年4月1日推出了一部全新的圣斗士星矢TV動畫片《圣斗士星矢Ω》,描述星矢的后輩——下一代圣斗士的故事,這部作品完全顛覆了圣斗士鐵桿粉絲心里的那部經典,阿鹿悲傷地說,“我不承認這是圣斗士”。
盡管為了照顧老粉絲的情感,動畫處處販賣懷舊——標題、主題曲以及星矢和雅典娜仍然是動畫片中的重要角色,只是退居幕后。但打著星矢旗號的歐米茄已經和老粉絲記憶中的那個作品相去甚遠,人物和盔甲都經過了重新設計——這其實不要緊,要緊的是設計得更“娘”化和“萌”化了,一些和圣斗士世界毫不相干的設定,比如當下時髦的忍術被引入,都顛覆了老粉絲心里的那個熱血漫畫。
但這部和上世紀80年代的《圣斗士星矢》看上去完全不搭邊的作品,是在得到車田正美授權的情況下推出的。
其實,早在2002年,東映動畫就以OVA形式(不同于低成本、效率優先的TV動畫制作模式,OVA是指以DVD、藍光碟等方式發行的劇集,往往制作精良,但成本更高、周期更長)推出的圣斗士冥王篇。萬代緊跟其后,在2003年11月發售了一款名為“新生天馬座星矢”的玩具,官方售價3600日元。人物和盔甲(包括星座形態)比例第一次還原了原作,且盔甲“升級”為金屬,圣斗士終于有了能和變形金剛抗衡的玩具產品。
阿鹿說:“東映和萬代的步調真是有驚人的默契。你要注意這個時間節點,其實圣斗士一直是一代人心中的回憶,甚至是遺憾。到了2002年,圣斗士星矢當年的第一批觀眾都已經長大成人,OVA和更精美的玩具自然都有了一批可靠的消費力!
這一切的“推手”正是車田正美本人。在授權東映重新制作圣斗士動畫并引起了不錯的反響后,車田親自開畫。 2006年,車田正美在秋田書店(注意,不是集英社)旗下的少年周刊《Champion》連載《圣斗士星矢冥王神話The Next Dimension》。該漫畫可以看作《圣斗士星矢》后傳,同時對圣斗士體系做了一些世界觀的補充和修訂。
但畢竟1953年出生的車田正美年事已高。很快,《圣斗士星矢冥王神話The Next Dimension》變為不定期連載,而車田正美開始做另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授權日本漫畫家岡田芽武連載《圣斗士星矢EPISODE.G》,授權女漫畫家手代木連載《THELOSTCANVAS冥王神話》(也被制作成OVA 動畫),兩部作品都以十二名黃金圣斗士為主角,以彌補人氣不輸于星矢,但在當年作品中戲份偏少的遺憾。
至此,圍繞老“圣斗士”的作品架構完成。
車田和東映又在2012年邁出了大膽的一步:將圣斗士推銷給90后,甚至00后群體,《圣斗士星矢Ω》借此誕生,這部新作采取了和傳統動漫制作模式有別的路徑:先上映低成本、低齡化的動畫,再根據人氣制作游戲和漫畫,“順便”對動畫制作出現的劇情紕漏進行彌補。
盡管遭到阿鹿這樣鐵桿懷舊粉絲的抵制,但《圣斗士星矢Ω》的收視率還不錯,在2013年4月開播第二季。
那些中國伙伴
日本的漫畫家、雜志社、游戲公司、動畫公司等經常處于博弈狀態。
2013年5月7日,完美世界在新加坡舉行了《圣斗士星矢OL》游戲的發布會。在亞洲多個國家開展游戲運營的完美,希望繼續強化在東南亞市場的位置。為了這一刻的亮相,完美世界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
2006年,完美世界將旗下一款游戲輸出到日本,并且在2010年宣布收購了該游戲的代理公司,成立了日本分公司。此后,日本分公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尋覓和日本其他公司合作的機會,包括版權購買。完美世界副總裁王雨云介紹:“前期會由日本分公司的員工去接洽,有了一個完整的方案后,會反饋到總部,由總部判斷是否立項以及進行下一步的談判!
而此時的世嘉公司也在尋覓拓展中國市場的機會。世嘉公司對《21CBR》記者表示:“我方在開發圣斗士星矢的途中考慮尋找運營公司的時候,完美世界公司提出了研發專案。完美世界公司也有公認的實績和技術能力,同時在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圣斗士星矢的人氣最勝,所以雙方決定合作!
在合作過程中,以車田為核心的日方對完美公司提出要求:保證游戲對漫畫的高度還原,而且不越界(不使用圣斗士其他作品的元素)。
在游戲的制作過程里,完美世界的項目組主策劃高翔經常接受車田本人的“監修”(監修在日本指代專業人士對動漫制作提出的專業意見)。高翔回憶:“車田老師曾經和我們深入探討過游戲中雅典娜雕像的位置,他對此很糾結。比如,雅典娜的雕像位置擺得太高或者太偏僻,車田擔心玩家看不到;如果擺的位置太低或者太顯眼,又不夠威嚴。總之,車田本人對游戲玩法不太關心,他也不擅長,主要關心美術風格、角色形象、劇情、世界觀等,他特別在意是否會和原來的劇情沖突,以及會和圣斗士續寫的劇情沖突!
但車田本人直接監修的情況并不算太多,更多還是通過助手和合作伙伴來把控:一是和他的身體狀況有關;二是日本特殊的版權授權模式。《圣斗士星矢》漫畫游戲的改編權掌握在集英社手中,因此世嘉的圣斗士星矢PC線上游戲的改編權實際上也是從集英社獲得的。世嘉公司也對《21CBR》確認了這一點。
這就形成了錯綜復雜的情況:車田本人、集英社(主要由車田事務所出面)、世嘉公司都有權力對游戲進行監修,但又往往嚴格按照流程辦事。
高翔說:“世嘉公司很介意我們直接和車田接觸,他們認為最恰當的流程是我們先和世嘉溝通,他們再反饋到集英社協商決定,而集英社的車田事務所對一些修改有他們自己的判斷,如果實在拿不了主意,再搜集資料向車田匯報,由車田本人做出裁決。當然,如果特別重要或者緊急的情況下,我們也會進行三方會談!
事實上,這是很多日本動漫產業聯盟的游戲規則。與美國漫畫公司對漫畫品牌有絕對的控制權不同,日本的授權和合作模式比較復雜,漫畫家、雜志社、游戲公司、動畫公司等經常處于博弈狀態,但當對外輸出文化產品時,又會驚人地團結,以保證原汁原味的日本文化輸出到海外市場。
在執行層面,日本動漫的輸出控制是以合同為保障。作為完美世界的高管,王雨云頻繁經歷了與美國和日本公司的品牌授權談判。在她看來,美國人和日本人對合同條款的設計和理解完全不同:“美國公司的合同會規定到非常具體的細節,比如顏色、尺寸,你只要做到合同規定的事情就可以了,合同之外的事情他們不管。而日本公司的合同也有細致的地方,比如我們簽訂的是《圣斗士星矢》漫畫的PC網絡游戲改編權,那么就不能依照動畫的形象,也不能引入圣斗士其他作品的元素,更不能開發除PC網絡游戲之外的產品。但日方的要求同時又很‘概括’,就像一個大框,在這個框框里,日方可以隨時對游戲進行監修。”
高翔以親身經歷向記者描繪了日本伙伴對游戲產品制作的嚴謹程度:精英社和世嘉公司有專人盯住完美世界,除了游戲本身的內容,甚至完美的一些宣傳素材是否“越界”都被納入到監督范圍,日方的細致固然可以保證游戲的原汁原味,但同時因為日本公司缺乏一些制作網游的經驗,有時候也會和完美產生分歧。
高翔說:“比如游戲為了玩家的方便,會在城市中心設置一個寄送貨物的郵箱,但日方就會覺得很奇怪,這里為什么憑空多出一個郵箱?再如,我們做的是3D游戲,如果嚴格按照2D黑白漫畫的設定來做美術,會浪費了3D游戲的效果,我們就需要對原作做一些改動,比如圣衣的光澤甚至造型,這些都需要反復溝通!
完美世界的圣斗士項目組,每周都會和日方進行至少一次電話會議,探討游戲的改動。這些細致到瞳孔留白都要討論的監修甚至會拖延一些既定項目的進度。不過,溝通還是收獲到了效果,完美世界研發的《圣斗士星矢OL》已經開始測試,從玩家的反饋來看,對游戲的玩法雖然褒貶不一,但公認游戲對原作的還原程度非常高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