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資本市場熱捧“物聯網”概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產業界人士卻平淡得多。大唐電信(11.40,0.04,0.35%)相關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就產業發展趨勢而言,物聯網未來有著廣闊市場前景,但是目前企業直接受益程度還非常有限,況且很多具體的產業化模式也都在探索之中,暫時還很難看到盈利的曙光。
前景廣闊
“物聯網是互聯網發展的一個趨勢,作為交叉領域,物聯網同時涉及芯片、傳感器、嵌入式智能、無線傳輸及實時數據交換等多種技術,有人將之譽為繼通信網之后的另一個萬億級市場,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第一創業證券研究員任文杰指出。
業內人士介紹,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稱傳感網,是指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比如射頻識別裝置(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裝置與互聯網相結合所形成的網絡。與互聯網一樣,物聯網最初的應用也是在軍事領域,上世紀六十年代,為了應對來自前蘇聯的水下威脅,美國和加拿大建成了聲音監測體系。
物聯網其實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目前已經較為成熟的應用包括環境監測系統、物流信息化系統、智能交通系統及基礎設施安全系統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包括北京奧運會期間實行的奧運路線交通流信息實時監測系統。
在日前進行的2009中國信息通信展上,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展出了物聯網的應用,中國移動宣布即將推出手機錢包、手機購電業務,中國電信的“平安e家”業務,中國聯通(6.43,-0.02,-0.31%)則推出無線環保監測平臺等。
有專家預測,未來物聯網的發展將經歷四個階段,2010年之前RFID被廣泛應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藥領域,2010-2015年物體互聯,2015-2020年物體進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件進入全智能化。
“物聯網現在的發展與IT業最初階段非常類似,都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甚至可以達到萬億級市場規模,但是整個行業目前都在尋找穩定和有利可圖的商業模式,在早期階段受益最明顯的莫過于基礎設施提供商。”聯合證券在報告中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