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件產品+網絡商品模式 ipod+itunes
美國蘋果公司的iPod+iTunes模式,在短短三年內不但大量銷售iPOD硬件產品,而且以每首0.99美元的價格提供內容下載,三年內下載量突破了10億,成為了蘋果的重要的利潤來源!iTunes占據類美國數字音樂市場70%的份額,iPod占據數字音樂播放器市場75%的份額。
模式分析,關鍵有三點,一是專有渠道的壟斷。蘋果電腦所推出的iPod數碼媒體播放器,不管是在同步,數碼音樂,音樂視訊電視節目,iPod游戲,各種 Podcast,以上這些檔案都需要透過iTunes來當做介面來傳輸。二是音樂版權制度完備,網民愿意付費購買音樂。Ipod火爆的同時也讓iTunes成為音樂愛好者最常用的網絡工具之一,再通過與版權公司的分成,達到雙贏。三是apple的品牌影響力更是不容忽視。
模式延伸: 亞馬遜Kindle電子書
亞馬遜的Kindle閱讀器在07年底登陸英國市場,推出后很快就銷售一空。eBay上販售的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售價已經比原始零售價漲了一倍,追捧者仍然很多。 Kindle從蘋果公司的iPod和iTunes模式獲得啟迪,試圖在網絡之外,建立一個溝通作者和讀者的閱讀終端,通過閱讀終端的普及帶動電子圖書市場的推廣。
國內延伸: 國內借鑒IPOD/ITUNE模式的典型案例有兩類:
一類是,mp3生產商,以愛國者和愛國者音樂網站(aigomusic.com)最為典型,但受困于國內數字播放器市場的混戰局面,以及音樂版權制度有待規范,愛國者在國內的復制并不算成功。
另一類是手機音樂模式,這也是有中國特色的盈利模式之一,以音樂彩鈴、手機鈴聲下載為代表,期間收益最多的是SP商、移動運營商、當然還有類似于香香的網絡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