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羅林志_新浪博客
C1=經濟效益;C2=E*T=心智成本; (E為網民的時效工資)
當C1>C2時,網民會選擇網絡團購。因為T和C1對所有網民為固定值,則E較小者C2較小,更容易接受網絡團購。因此,此時選擇網絡團購的網民主要為低收入人群。
當C1≤C2時,網民不會選擇網絡團購。因為T和C1對所有網民為固定值,則E較大者C2較大,更不容易接受網絡團購。因此,此時放棄選擇網絡團購的網民主要為中高收入人群。
據CNNIC在2010年1月發布的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報告》顯示,中國網民超過55%是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這一個群體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Cye.com.cn是相當有限的。所以真正有意愿、有能力參與網絡團購的用戶群體短期內難成規模。這個群體又具有價格敏感、網購經驗豐富、忠誠度低等特征,單個用戶的平均投資收益率不高。
中國式團購注定無解
最近各大門戶科技頻道陸續報道一些新興的團購網站,不論那些文章背后的主人如何玩轉花樣,玩弄概念,都注定此方程式,就是無解!
首先,難在商戶資源的獲取。愿意參與團購的商家,其目的大多是薄利多銷或植入口碑營銷。商家絕對不是省油的燈,一天就團購一個產品,如果都像五糧液或者DELL電腦,人家犯不著玩弄團購營銷。但凡想利用團購平臺進行銷售的,都是急于破處的企業,這樣的商家更在乎團購網站帶去的回頭客。如果用戶很難形成期待感,加之線下各類促銷模式的無處不在,商家很難在短期內見到實效。吃一塹長一智,你可以忽悠一次,但第二次一定請你滾得遠遠的。
其次,難在消費者用戶的吸引。據我觀察,目前的團購網站基本上都定位于吃喝玩樂層面。上文提到,這個用戶群體具有價格敏感、網購經驗豐富、忠誠度低等特征,如何吸引消費者,我想,不僅僅是商品本身的問題,更多的這個模式問題。誠然,中國人好占便宜是出名的,團購網站該拿什么去拯救那些慣于打一炮換一個山頭的用戶?值得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