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諸多扮演“中國的Groupon”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吸引投資,團的不是購,而是VC。技術門檻低下,毫不重視技術背后的運營層面的復雜性,400家團購網站即便很快裂變為4000家,但除了山寨,還能剩下什么?
第四,國內大型B2C或者C2C企業,已經有變相的團購行為,而他們積累的運營經驗、品牌影響和用戶群體,是新興團購網站無法比擬的。比如,某企業有全場購物滿200元免運費的規定,一位僅購買某款幾十元產品的用戶,就可以邀集自己的同學同事或朋友參與購買,形成變相團購。一旦時機成熟,這些擁有成熟運營體系和用戶體驗的電子商務排頭兵決心涉足團購,純團購網站命可休矣。
Groupon式團購網站,和一般的B2C或者C2C網站大有相同。就眼下的中國團購網站看到,對商家而言,團的是利潤,得到的是熱鬧;對用戶而言,團的是實惠,得到的是寂寞;對網站而言,團的是寂寞,得到的還是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