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團購的特點與問題
2000年后,團購網站及其主導的網絡團購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我國東部發達一線城市逐漸流行起來,成為普通大眾的一種新型消費時尚。根據Enfodesk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從2010年3月到6月,中國市場網上團購網站數量已經突破400家,人們戲稱團購市場正在經歷“百團大戰”。而Enfodesk也預測,2010年國內網上團購模式促成的交易規模將達到9.8億元。最初網上購物所涉及的產品主要集中在房產居所及裝修、家具、家用電器、汽車、數碼電子消費產品等相對“大件”有形品,之后逐漸拓展到一些“小件”甚至是無形品或服務上如車票、車險、旅游、美容、教育培訓、休閑、婚慶服務、健身卡,甚至于團購基金等等,其發展呈現出“四面開花”之勢。當前網上團購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參與人員年輕化,大多擁有高等學歷,精通現代化計算機系統的使用,互聯網操作經驗豐富。據網銀在線2006年中國網上購物市場調查報告,“從網絡購物人群的年齡來看,18至30歲的年齡段以69.8%的絕對優勢比重成為目前網上購物市場的主要人群。他們比較喜歡和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多為學生和職業工作者。網上購物的便捷同時滿足他們因為生活節奏較快而沒有更多時間購物的需求。而30歲以上人群也占到21.9%,消費能力相對較強,地位不容忽視”。而經常參加團購網站活動的人員基本來自于這一群體。
2.主要由專業人員負責,依托專業網站運營,公司化運作,為普通消費者提供服務。它們把在空間和時間上存在差異性,但又有共同需求的零散客戶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購買集團,并借以實現獲取高性價比商品的意愿。在有些團購網站組織的流程運作中,單個消費者只要參與團購活動,即可獲得團購折扣,無需再等滿足一定人數要求時方能去購貨,大大縮短了普通消費者取得所需品的等待時間,使之省錢、省時又省心。
3.團購的商品或服務大多價值高,且可讓利程度較大。通過團購,可以極大壓縮這些商品的暴力利潤空間,使之與消費者的心理預期趨于一致;并且購物后顧客商品維權相對更加容易,從而使顧客得到了過去從未有過的更多讓渡總價值。
網上團購作為一種新型時尚的消費模式,他在初期的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
1.團購營銷渠道與傳統渠道之間“激烈沖撞”,矛盾重重
因散客形成的團購活動給供應商帶來了更多的訂單,令供應商的出貨數量比傳統渠道猛增數倍,產生規模銷售效益,為供應商帶來了可觀的利潤,因此,許多供應商尤其是生產廠家或廠家的地區總代理被吸引主動參與到專業團購網站組織的活動中來,成為它們的合作商家。但是它們的這種渠道銷售必然損害到了傳統渠道中的各級經銷商、二級批發商等的利益,擾亂了商家原有的商品價格體系。某知名團購網站就曾發生過因廠家各級經銷商自身利益受損(受團購影響所致)而強烈反對廠家與團購網站合作,最終迫使廠家不得不與團購網解除之間合作關系的先例。
2.網上商品團購并非萬能
網上團購使得消費者從價格的低折扣中獲得了相對較大的收益,但是這不意味所有的商品均能如消費者所愿,如意獲得較多優惠。有些市場化程度很高的商品,由于競爭等多方原因,已使它們產品的利潤很低了,所以在團購這些商品時,商家沒有太多的興趣,當然在價格上的優惠幅度也是很小的,這對于單個的普通團購成員來講,就已經失去團購的意義了。再者,如果當所要團購商品在某一段時期為緊缺品時,也不易團購成功,這個道理也是顯而易見的。
3.有些團購參與者泄露團購折扣機密,令商家頗感頭痛
因個別團購成員素質問題,在得到商品團購折扣之后,任意泄露給非團購成員,進而引發非團購人員與相關商家之間的矛盾,同時也使團購網站陷入尷尬境地。
4.團購網站發展同質化嚴重
低進入門檻、低運營成本、高盈利期待導致國內網站盲目跟風,然而接下來遭遇到的是殘酷的競爭,面臨發展的最大瓶頸:同質化。許多團購網站都是通過簡單的復制、粘貼就開始上馬運作,從長相、結構、模式甚至到產品都是如出一轍,就像孫悟空用一撮毛變出來的小悟空一樣,滿眼皆是,卻分不清誰是誰。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