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on的創富神話,帶給中國互聯網從業者有史以來最好的創業機會,也帶給他們最慘烈的市場競爭。
從今年3月4日第一家Groupon的模仿者美團上線開始,不到一年的時間,互聯網界的連環創業者、海龜、煤老板、大學生、草根……各種不同身份和背景的企業和個人,都趨之若鶩地扎入團購的“淘金”大潮。
然而,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網頁設計,這千家網站無一例外地沿襲了團購網站的鼻祖美國Groupon——每天在一個城市推出一個或多個產品、服務,通過較大的折扣價格吸引網民團購消費;從商家收取分成來盈利。
“Groupon的成功就像隔著透明的玻璃,可望而不可及。”一位從事團購行業的人士如是對記者說。無疑,剛剛起步就急速升溫的團購,正在“吹”出巨大的泡沫。瘋狂過后,上千家渴望Groupon奇跡的模仿者們,更面臨著資金、技術、客戶、用戶、服務等多方面的現實沖擊。
瘋狂的團購
建站成本低,現金流轉快,商業模式簡單清晰,爆炸式增長速度……團購無疑是個好生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市場上已經涌現出數千家團購網站,并且幾乎每天都有三家左右新的團購網站誕生。
這一次,之前創辦過校內網、海內網和飯否網的王興涉水美團網,曾經參與創辦焦點房產網和“拉手四方”的吳波又做起了拉手網。盡管用戶和商家資源都需要從零做起,但憑借先入為主的優勢和風投的參與,目前幾家獨立團購網站暫時處于領先位置。
然而,披荊斬棘的團購開路者們,很快就開始面對各路攪局者的挑戰。以大眾點評團、58團為代表的團購網站,顯然是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這些在一、二線城市擁有豐富商戶資源的網站,在異地銷售、了解各地用戶偏好等方面更容易搶得先機。
門戶網站的殺入更具洗牌意義。當搜狐、騰訊、新浪、網易相繼宣布上線網購服務后,不少中小型垂直團購網站倍感生存的壓力。美團網CEO王興曾經郁悶地說,“有什么業務是騰訊不做的?”
“大佬入場得越來越快了。”聯想投資董事總經理劉二海感嘆地說。與獨立的團購網站相比,社區、門戶等互聯網企業進軍團購的優勢在于寬裕的資金、海量用戶和商家資源以及低成本的用戶推廣,這些優勢將帶給團購市場更多的變數。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優勢”未必是“勝勢”。門戶、社區對于團購,更多地是報著一種試探的心理。“(這類網站)對團購業務的運營缺乏認知,尤其是地推方面投入不足。”在采訪中,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認為,“獨立派”團購網站盡管營銷成本較高,但商業模式的實踐歷程更加落地,在團隊建設、營銷推廣、地推方面更有切身的經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