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化前景
“不要因為愛上一個想法而當創業者,要因為熱衷于運營一家公司而當創業者。”Paypal創始人Max Levchin 的這句告誡,用在團購上再恰當不過。團購創業成功往往要靠執行力,而不只是一個人人都可以模仿的點子。
缺乏創新,幾乎是業界對于中國團購網站一致的看法。“中國的團購網站是沒有創新的,很大程度上,大家拼的是一種執行的能力。”華興資本CEO包凡如是說。陳壽送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中國團購網站創新點很少,大部分都是簡單的復制Groupon的平臺以及服務模式,創新點更多的只是在品類和營銷方式上,模式本身基本無創新。”
低水平重復建設,同質化的紅海競爭,導致商家和用戶都無法形成足夠的粘性,這無疑為團購網站的未來蒙上一層陰影。《互聯網周刊》在走訪多家團購網站負責人時,他們也表達了相似的困惑——盡管目前團購網站都在積極探索自己的創新之道,但想要靠創新樹起行業門檻,仍需時日。
在包凡看來,團購網站一大硬傷在于,“大部分團購網站覆蓋的行業范圍較廣,從餐廳打折券、家居建材到汽車等,大多數團購網站幾乎能覆蓋所有的商品和服務”。對于獨立團購網站而言,如果沒有較強的銷售、推廣能力,未來將很難與門戶、社區類團購網站競爭。此外,團購網站質量的良莠不齊、團購網相關標準的不健全以及售后服務等各種問題,也將阻礙團購健康長久的發展。
在一片紅海的拼殺中,團購網站在全國范圍的擴張速度,被視作競爭實力的重要因素。然而,如何避免盲目的擴張,如何扎實地立足本地化市場,保證優質的本地化服務做精做深,確保用戶的滿意度,仍需要扎實的運營基礎和時間的沉淀。
仍有不少商戶和團購網站,一味沉浸在不斷攀升的團購紀錄中,卻不知這種觀念更容易帶領他們走入誤區。在極低的折扣誘惑下,網友的消費熱情往往超出商家的預想,成千上萬的大單不時出現在團購頁面:某影院憑借團購成功獲得十幾萬的訂單,某足療店一夜之間增加幾萬用戶的養生服務,某特色餐館以極低的折扣吸引上千用戶就餐……在追求訂單規模的同時,更需要團購網站和商家考慮的,是自己所能承受的接待能力是否匹配。如果傷害到用戶體驗,這種做法無異于殺雞取卵。
洗牌在即
毫無疑問,在這場模仿大潮中,未來真正能笑到最后的,可能只是極少數——團購網站已經進入洗牌期,必然有一批團購網站化作泡沫,最終倒閉。
此前,創新工場CEO李開復曾潑出冷水:“1000家團購血拼后會剩下約10家有規模、能盈利的網站。”這也代表了業界的普遍觀點:未來1-2年內大部分的團購網站將面臨被淘汰的局面。
在采訪中,陳壽送認為,全國性的大的團購網站將在5家之內,每個細分市場仍然能夠支撐幾家網站的發展。其中,大型團購網站需要通過融資快速的樹立領先優勢,獲取用戶和商戶的積累之后,快速創新,鞏固核心優勢;而中小團購網站要積極的進行細分市場的耕耘,創新是生存的第一要素。
留給中小團購網站的生存空間,已經變得越來越小,而趨于理性的風投,或將更加關注垂直團購而非全能選手。“未來,像化妝品、家居建材等專注某個細分行業或某些領域的團購網站將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但覆蓋的消費群體不能太過狹窄。”包凡如是判斷,但他同時強調,風投更看重那些擁有原創商業模式的團購網站,這種管理團隊的創造能力值得投資。
在追求規模化的同時,引發資金鏈斷裂、管理、服務脫節差等問題,是電子商務老生常談的話題。畢竟,團購網站的成敗,絕不僅僅在于能否團出一個個讓消費者“興奮”的單子。項目、商家、價格是一方面,服務質量等軟實力同樣重要。團購網站的服務質量的高低,是否能創造最極致的用戶體驗、增加用戶粘性,都是對團購網站能否決勝未來的重要考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