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P到BSPI
傳統營銷學,理論基礎是4P: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洪磊認為,圍繞互聯網的免費大餐,是以實現從4P到BSPI轉換為基礎的。
“互聯網時代,誰更能夠黏住用戶,誰就能贏。”而免費的方式改變了價值鏈的傳遞方向,以前企業銷售產品的模式無外乎兩種:即B2B或B2C。然而在互聯網時代,很多產品對直接用戶而言卻是免費的,其利潤點從產品本身轉化為廣告收入:即企業產品免費是因為想獲得直接客戶信息,然后再將這些信息通過廣告形式賣給第三方需求企業,從而實現產品(Product)向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的轉變。
過去很多面向B2C的收費模式轉而變成了B2B的收費模式,而B2B企業的營銷則越來越趨向于B2C的模式,這種轉變正是基于免費吸引大量的用戶,并通過技術手段為B2B企業實現精準化營銷。
如互動百科基于移動互聯網推出了各種小百科全書,用戶可以在各類手機商店中免費使用。但每一個小百科產品都有相關廣告商的冠名。“百科屬于知識產品,用戶‘有用’才會下載,比如下載心臟病百科的用戶,以醫生、心臟病患者或患者家屬為主,收費模式則是從提供心臟病治療的相關企業的廣告中完成,從而實現了廣告的精準投放。”互動百科副總裁吳彥鵬說。
傳統模式的轉變,直接的反映就是價格。免費時代,產品或服務的價格為0,價格(Price)轉換成了黏合點(Stick Point)。
不少企業選擇了免費+收費的模式,對基礎功能免費,增值服務收費,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擴大使用群體,吸引用戶。《怪誕行為學》的作者丹·艾瑞理認為,消費者對大多數交易都能感受到好處和壞處,不過當某件商品或服務免費時,就會立刻忘記它的壞處。免費能讓人的情感迅速充電,感受到免費的東西比實際要值錢得多。
騰訊QQ有著龐大的用戶群,在國內很多時候在線傳文件的速度超過了MSN,這讓不少網民都很依賴QQ。360安全衛士幾乎占領了超過80%的PC個人電腦,一樣贏得了良好的口碑,類似騰訊和360的免費,贏得了大量的用戶,企業如果能夠長時間堅持免費,其黏合力就很強,讓用戶產生依賴性,龐大的客戶流量就自然能轉化為價值不菲的廣告收益。
免費時代的另一個變化是由渠道(Place)轉化為平臺(Platform)。交付商品的地點、渠道變得越來越密集。幾年前,殺毒軟件以收費為主,你需要到軟件商店、書店或是產品促銷專柜去購買安裝光盤或序列號,安裝到電腦中。現在無論是使用還是升級,一鍵即可在互聯網上搞定。那些傳統的軟件商店也漸漸消失。
用戶選擇某種殺毒軟件的幾率則變成了各種場合:比如某個社交網站、名不見經傳的網頁頁面,抑或即時通訊的窗口,還有身邊朋友的介紹……“以前是渠道為王,現在銷售交互轉移到網上,實現了用戶與生產企業的直接對話、交流、成交平臺。”
而過去的促銷(Promote)則變成了交互(Interact),產品更加注重與客戶間的彼此互動。如一家奢侈品眼鏡公司,以前常常請顧客到店里試戴自己的眼鏡,拍照留念。而近兩年來,公司開始在互聯網上推出了多種模板,讓顧客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設計選擇,并請顧客的網友們來“評論”,這樣的交互方式,確實比單純的推廣更加吸引人。越來越多的企業擁有了官方微博和社交網站,以期多角度、立體化地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用交互的方式提升品牌影響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