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在就職演說中向創業者致敬。他慷慨激昂地說,通往偉大的道路是由“肯冒險的人、實干家、創造者鋪就。這些人有些得到頌揚,但多數都是在默默耕耘。他們帶領我們走過漫長崎嶇的道路,走向繁榮和自由。”
3年過去了,事實證明他一點也沒說錯。創業精神已經成為低迷經濟中最寶貴的少數亮點之一,新一代創業者,無論是有志于創業還是誤打誤撞創業的,承擔起了帶領企業前進的責任。同時,創業獲得了大眾的贊譽。
美國運通公司邀請Patagonia公司創始人喬伊納德(Yvon Chouinard)做廣告;Gap邀請Foursquare的創始人做雜志廣告代言人;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和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粉絲無數;即使是賈斯汀·汀布萊克(Justin Timberlake)和Lady Gaga這般的大牌明星,也從創業者云集的網站(如TechCrunch和Mashable)剪輯文件做他們的作品素材。
“創業精神變得性感起來。”ABC Shark Tank節目的執行制片人紐比爾(Clay Newbill)說。該節目幫助人們把自己的夢想推銷給像達拉斯小牛隊的老板庫班(Mark Cuban)這樣財力雄厚的投資者。
創業也變得前所未有的實用。據考夫曼基金會調查,2010年有56.5萬家新公司成立,數量為15年來之最。究其原因,也許是經濟低迷迫使許多人走上創業之路。“年輕人都知道他們現在很可能不得不依靠自己。”南加州大學Lloyd Greif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納普(Thomas Knapp)說。南加州大學選修創業課程的學生人數年增長13.2%。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一下2012年的10個創業趨勢,以及1個有待觀察的趨勢。
趨勢No.1:幫助決策的推薦網站
如今每天有超過2700萬條內容在網上分享,如果這代表集體知識是王道,那么你一定不會意外,集體知識是現代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2011年7月《紐約時報》客戶觀察小組和研究機構Latitude Research針對網絡分享心理的一項研究,85%的受訪者認為閱讀其他人的回復可以幫助他們理解信息和處理事件,73%的人說分享可以幫助他們更深入理解和處理信息。值得注意的是,73%的人分享信息,是為了與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建立聯系。這就是為什么“發現”是一個重要的市場,關于音樂、電影、食物等等的推薦引擎都大受歡迎。
“人們正在尋找值得信賴的信息過濾系統,給他們帶來良好的內容、產品和體驗。”紐約一家專注于內容分享的數字公司Bashki Generation的合伙人希爾斯(Jonathan Hills)說。他同時指出,對某些品牌,每個分享信息的人可為網站帶來5個新的獨立訪問者,與原有訪客比,新訪問者平均將花費1.3倍長的時間在該網站上,閱讀1.9倍多的內容,對該共享信息談到的品牌好感度達到27%。
Forrester研究公司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馬爾普魯(Sucharita Mulpuru)在2010年年底的一項研究中發現,62%的網購者認為產品推薦有用,15%的網購者根據推薦來購買產品。“推薦引擎可以幫助你根據用戶的購物需求和偏好,為用戶提供自動化和個性化網購體驗。”馬爾普魯說。
零售業僅僅是其中一個應用領域。能夠聚合用戶興趣、社交信息和推薦信息的決策引擎越來越多。大公司也在緊跟這一趨勢。2009年,Netflix撥款100萬美元,獎勵為他們推薦引擎的預測準確性提供最佳解決方案的團隊。
馬爾普魯說:“由于網絡上有海量的內容,任何幫助過濾出與你相關的信息的產品,都非常有意義。”
代表公司
Spotify
Spotify于2008年在英國成立,該數字音樂服務公司幫助其1000多萬注冊用戶搜索、收聽以及分享1500多萬首歌曲。Spotify于2011年7月正式向美國發燒友開放,9月與Facebook整合后,公司首席執行官及創始人埃克(Daniel EK)宣布,Spotify的付費用戶從3月份的100萬人增加到了200萬人。
Ness
Ness是加州Ness Computing公司開發的一個iPhone應用程序,根據用戶的喜好和評分,提供約50萬家餐廳的推薦。Ness在2010年7月對外宣布獲得500萬美元的融資。首席執行官和聯合創始人里斯(Corey Reese)說,“基于用戶喜好的引擎”最終提供的推薦將包括電影、音樂、當地活動、購物、旅游等更多領域。
Hunch
Hunch以創建“口味圖”為目標,將算法與用戶發布的內容相結合,為用戶提供合乎口味的產品推薦。“口味圖”包含的數據2010年幾乎翻了一番,它所處理的數據量現在超過5億人,2億物品(從書本到靴子),300億次人和物品之間的連接(這意味著它能在這些數據中識別出已知偏好)。用戶每月添加的推薦數量比半年前也翻了一番。2010年11月被eBay收購。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