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No.7:游戲化
“游戲是新的標準。”2010年6月,美國前副總統戈爾(Al Gore)在Games for Change盛會上發表演講強調(Games for Change是一家位于紐約的游戲倡導機構和非營利組織)。他絕對沒說錯。
最明顯的是FarmVille和Foursquare的巨大吸引力,這種力量可能也讓社交游戲新手感到迷惑。來自M2和Gartner等研究公司的研究顯示,到2015年,美國公司將在產品和服務游戲化上花費約16億美元。全球超過50%的大型企業計劃將他們的創新流程游戲化。
“游戲化的主旨是把游戲設計的思想應用于非游戲中,使其更有趣和吸引人。”Gamification.org的創始人及Gamify的聯合創始人蘭茲(Nathan Lands)解釋到。Gamify即將推出新產品,使個人和商店可以游戲化自己的虛擬空間。他說,游戲里的高分榜、勛章、挑戰和獎勵都有著廣泛的商業應用,可以用來提高客戶忠誠度和員工敬業度。
游戲可以招攬客戶。研究公司Interpret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24%玩休閑游戲的人會點擊社交游戲上的廣告并產生購買行為。一些企業也采取類似的方法開始將產品游戲化。新澤西州TerraCycle公司的業務是把可回收利用的東西處理成零售產品,在Target等大超市出售。2011年9月,他們推出了一個“廢紙簍大亨”的Facebook游戲,一個月之內吸引了16萬用戶。一個免費幫助用戶建立商業網站的公司DevHub,最近改善工具,使其更具樂趣,很快,那些實際上已經建成網站的用戶增加了70%。此外,硅谷重量級人物瑞蘭(Peter Relan)發起成立了一個孵化器YouWeb,專門培養游戲類公司。
Kiip甚至把游戲“游戲化”,它給達到一定水平的玩家提供一些免費的東西,證實要把事情變得更有趣,是沒有上限的。茲徹曼(Gabe Zichermann)是Gamification Summit的主席和Cye《游戲營銷》的作者,他說:“游戲已經改變了我們的文化、世界觀,以及我們對應該享受多少娛樂、如何與他人互動的認知。”
現在,技術支持了游戲化的發展,許多初創公司和小企業正在游戲化運動的第一線。用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說:“你必須學會游戲規則,然后你要玩得比別人更好。”
代表公司
Badgeville
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的Badgeville提供游戲化工具,幫助NBC、Deloitte Digital等網站提高客戶參與度。自2010年9月上線,該公司已經募集了超過1450萬美元的資金,收入達到幾百萬美元。
Rypple
Rypple于2008年5月成立,現在舊金山、亞特蘭大和多倫多設有辦事處。它是一個社交績效管理平臺,幫助客戶實現工作場所游戲化,Facebook和Gilt Groupe都是它的客戶。2010年9月底,Rypple完成了一輪700萬美元的融資,一年后,收入增長了500%。
Nexercise
總部位于馬里蘭州的Nexercise開發手機應用程序,將游戲化技術應用到健身中(比如你在跑步時進行追蹤,并提供獎品或折扣券作為獎勵)。Nexercise于2010年8月推出試用版,兩個月后注冊用戶就達到3萬。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