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刀片模式?!
“那綠山咖啡靠什么掙錢呢?”搞了半天,原來是賠本賣吆喝,李曉想。
“當然是K杯了,北美的家庭和辦公室,每天會消耗掉300多萬個K杯。這個數據可是很龐大的。我記得曾經有一年,綠山咖啡的年報上披露,全年銷售收入中,四分之三的收入來自咖啡機和K杯。”
“所以,綠山咖啡賣單杯咖啡機和內有咖啡的K杯,主要的利潤增長點在K杯咖啡上。”李曉仔細想了想。學了幾年經濟學,也概括總結一回:“那不就是剃刀—刀片模式嗎?19世紀末,吉列公司率先嘗試剃刀—刀片商業模式。剃刀便宜,刀片卻需要不斷更換,吉列公司正是以便宜價(或者免費)出售一個主要產品,再通過賣對應的消耗品來賺錢。”
“有點像,還要更進一步。”兩個都是學經濟學出身,又同是咖啡愛好者的同事開始思考了。
“那和雀巢的咖啡包有啥區別,我們這邊多的是。”李曉晃了晃手里的咖啡杯,里面的雀巢咖啡看上去也不錯。
“不不不,當然有區別!笨死锼沟倌葦[手,“首先,口感是不同的。雀巢也提供類似的產品,它授權電器生產商為它生產咖啡機,但所用的咖啡只能是雀巢生產的咖啡包。而綠山的商業模式則更進一步。其他咖啡生產商、茶或者熱可可生產商也可以采用“K杯”包裝銷售,在綠山的咖啡機上使用,但它們為此要向綠山公司支付每杯6美分的權益金。我記得在2008年,綠山咖啡一年就賣掉了10億個K杯。而且綠山咖啡的單杯咖啡機和K杯是完美匹配的,單杯咖啡機精確控制水量、水溫和壓力,這些都是設計好的,以保證咖啡香味的最大化。”
“簡單算一下,每個K杯6美分,10億杯,那就是6000多萬美元啊!崩顣员贿@數字打動了,沒想到小小的K杯居然也有這么龐大的銷售規模,“那現在K杯種類多嗎?”
“當然多了。就像我剛才說的,綠山咖啡允許其他咖啡或飲料生產商采用“K杯”包裝,現在已經有十多個品牌的幾百種咖啡、茶和熱可可。比如2007年,美國知名咖啡品牌嘉瑞伯就通過特許權協議加入了K杯品牌組合。在美國,綠山公司的K杯、包裝線和咖啡機的創新技術申請了32項專利,在全球范圍內則總共申請了69項專利!
小身材?大胸襟!
“如果說每個行業都能成長出一個老大,星巴克無疑是咖啡行業的巨頭,但在星巴克的光環下,小企業綠山咖啡也有自己的大智慧。而且它的表現還比行業領頭者要好,后勁更足,帶給我們更多驚喜。有了價格優勢,我想會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選擇綠山咖啡的!笨死锼沟倌日f起綠山咖啡如數家珍。她消耗了那么多K杯,上班路上喝,辦公室也喝,去便利店還會買一杯,算是綠山咖啡的資深客戶了。
“對了,我記起來了,之前出了則新聞,2011年3月,星巴克就和綠山咖啡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星巴克攜手綠山旗下單杯咖啡機沖擊全豆包裝咖啡產品的零售市場。當時我還奇怪這綠山咖啡從哪冒出來的呢!崩顣愿袊@道,“原來,小企業也能和大企業站在一個平臺上對話!
“不只是這些呢,綠山咖啡是小企業,可也有大胸襟!
“何出此言?”聽克里斯蒂娜解釋了那么多,李曉覺得綠山咖啡的盈利模式是清晰了,但要說大胸襟卻不知從何說起。
“咖啡是什么?”克里斯蒂娜話鋒一轉。
“這你算是問對人了,我喝咖啡已經很多個年頭了,咖啡當然是個好東西了。你看,現在大冬天的,喝一杯咖啡,很溫暖,再則,自然是醒腦了!
“綠山咖啡認為:Coffee is more than just something to drink. It connects us to each other, and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笨死锼沟倌纫槐菊浀卣f。
“咖啡不僅僅是用來喝的飲料。它讓我們彼此聯系,讓我們與這個世界緊緊相連!崩顣择R上懂了這意思。
“從咖啡的整個制造流程來說,在種植環節,綠山咖啡的宗旨是保護環境。1989年,綠山公司設立了一個員工環境委員會,希望通過該委員會探索在業務實踐中落實公司環境目標的各種方式。收購環節,綠山一直堅持保護農民利益。而在生產環節,綠山極力減少排放與污染。這些都是有具體事例的,回頭你可以自己去查資料!
“你說了那么多,其實都是有關社會責任感,可綠山咖啡,終究是要上升到商業訴求啊。”
“是啊,這就是綠山咖啡聰明之處啦。這種環保的理念和綠山咖啡本身推崇的美味、健康,完美融合起來了,成為了綠山咖啡的賣點之一。你想這咖啡,從源頭種植、收購到最后的生產,都是嚴格遵循綠色理念,最后我們所享用的K杯自然是健康、綠色的。這就很好地詮釋了什么叫真正的價廉物美啊!
“是啊,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看似很虛的東西,但只要能轉化成一種商業價值,就很實在了。”李曉附和道。
李曉仔細聽著,認真記著,想著哪一天去米國了,也要好好嘗一嘗這綠山咖啡,仔細研究一下這小身材的K杯。哦,不僅僅是小身材,還是大智慧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