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最近對法律服務業和互聯網的交集感興趣的創業者和風險投資人越來越多。美國的DIY法律文件處理網站Legalzoom.com也成為業內熱議的話題,毫無懸念的帶來眾多他們在中國的門徒。如同很多傳統的行業一樣,法律服務業的“觸網”還處在一個很早期的階段,但已經可以看到至少有3類模式。
一、行業門戶類
法律行業門戶網站已經存在好多年了,比較有名的包括110網、中顧網、華律網、找法網等。 和其它行業門戶網站相類似,這些法律門戶網站聚集了大量關于法律的信息。有法律服務需求的用戶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找到這些網站,瀏覽頁面獲取信息。這些網站一般也有律師搜索和免費問答的版塊。
門戶類網站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向律師出售廣告,主要體現在頁面上的廣告位。律師可以通過付費將自己包裝成VIP律師或誠信/資深律師,提高被訪問者關注的機會。由于網頁上有大量的廣告位,這些網站往往給人以“嘈雜”的感覺,上面的律師廣告也“千人一面”,同質化嚴重。但是,作為互聯網法律行業的先行者,這些網站仍然是廣大網民獲取法律信息和律師聯系方式的主要途徑。并且對于那些試圖超越線下熟人圈束縛、進行互聯網營銷的律師而言,這些網站也是目前為數不多的渠道之一。
二、法律電商類
電商類法律網站是這一兩年間興起的模式。這一模式基本上是Legalzoom的中國特色的復制品,代表性的網站包括綠狗網、易法通和法律管家。其中最突出的應該是綠狗網,在大量的網絡宣傳后,綠狗網高調宣布獲得了晨興資本和真格資本近兩百萬美金的A輪投資。
法律電商的本質是取代律師,直接向用戶提供法律服務,或至少是以CYE網站的名義低價承接法律業務,再分包給更低價的律師來完成交付。在這個模式下,用戶主要面對的是網站,服務費也是直接支付給網站,律師(如果還用律師的話)只是在幕后扮演一個次要的“工人”角色。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