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立一條掌握在華人手中的IT產業鏈
可能你不認識王雪紅本人,但你若了解全球三大芯片產商之一威盛電子,或者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制造商宏達國際,或者你是一個徹底的IT業外人士,但你卻聽說過“多普達”這個手機品牌———這些,都屬于王雪紅過去10多年間一手創辦的威盛集團旗下產業的一部分。
女當家王雪紅說,創業之初,她和她的同事們就有一個“愿景”———建立一條掌握在華人手中的IT產業鏈,如今這個“愿景”才剛剛實現。威盛電子中國區行政長徐濤指著龐大的威盛體系圖對記者說,在老板眼里,這只是布下了半個“局”,大手筆還在后面。
IT帝國夢11月14日上午,當記者在北京見到這位威盛女老板時,她正在擺弄整整一盒子的各款手機,一旁的員工不時告訴她其中的最新功能。“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產品哦,太多了,我都熟悉不過來,臨時學習一下。”看到記者有點詫異,王雪紅笑呵呵一面解釋,一面“炫耀”,“就這款機器,在歐洲、美國可都是上雜志封面的,上回我拿給比爾。蓋茨看,他說這是他看到的最先進的手機!”接下來的兩天時間里,她和一撥又一撥的內地記者見面,一直帶著這一盒手機。
創業之前,王雪紅在姐姐、姐夫的大眾電腦公司工作,其實就是一家到海外買配件、拿回臺灣組裝以后賣到歐美市場的“高級作坊”。“電腦主機上眼花繚亂的各種配件,幾乎找不到一個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做的,錢都被別人掙走了。在美國硅谷,到處都是華人科學家在工作,我們為什么不能自己做呢?”1992年,王雪紅在臺灣創辦威盛電子,開始實現自己的IT夢想,研發生產主機板上最關鍵的部件———芯片。
記者正聚精會神地聽著,一旁的徐濤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名片夾”遞給老板。王雪紅會意一笑,接過來打開了夾子,“看到了嗎?這是我們最新開發出來的芯片,就這么點大,功能很強大,耗能卻很小很小。”記者這才知道,“名片夾”里面裝的不是名片,而是一個小指指甲大小的黑色小片。“這在世界范圍內,都屬于是最先進的!”王雪紅說話的時候,輕小的芯片從盒子里溜了下來,除了一直盯著盒子的徐濤,大家都沒注意到。
抗爭英特爾王雪紅手中輕輕薄薄的芯片,分量其實不輕,得之更是不易。這其中,除去內部的技術攻關,最引人注目的是與IT巨人英特爾的一場生死較量。
1992年, 威盛電子成立,目標是研發芯片組,這個領域在當時的臺灣還是一片空白,在國際上也只是少數幾家IT巨頭們的勢力范圍。不久,王雪紅在香港遇到全球芯片龍頭老大英特爾當家人安迪。葛洛夫,王興沖沖地告訴他:“我們要做自己的芯片組了。”
“Cher(王雪紅英文名),我告訴你,你不該做這個,英特爾對芯片組的挑戰者將會非常嚴厲的。”葛洛夫似乎是好意相勸,但也是霸氣十足。當時已經在IT界打拼多年的王雪紅,心里知道英特爾的分量。回到臺灣,她將這次遭遇告訴了創業伙伴陳文琦,技術出身的陳相當不服,“英特爾把產品做得那么貴,我們一定會有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