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的人都說,他很狂,只有他敢在阿里巴巴每天收入超過100萬元人民幣后,還說現在賺的不是錢,只是夠零花罷了。
創業至今,馬云不斷地被冠以騙子、瘋子、狂人等稱號,而馬云也果真從騙子變成了瘋子,從瘋子變成了狂人——只到現在不動聲色地一口將YAHOO中國業務全盤吞下。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馬云辦不到的。”這個時候,馬云應該更有底氣接受業界的如此戲言。
偏執狂
當今的互聯網產業,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而馬云總是不按常理出牌。
上學時屢被數學拖后腿的馬云,英語卻出奇的好。就是因為這個,馬云經歷了三次高考,才考上了一個專科,但上學期間,馬云卻在英語系如魚得水,并最終留校當了一位英語教師。
關于此段,一個頗有些青澀意味的說法是,因為老師的一句話,說他“最多也做不過五年”,使馬云在大學里一待就是好多年。
是否確有其事,難以追斷。不過,馬云最終還是心平氣和地從學校走了出來,辦了一家翻譯社,并在美國第一次接觸到互聯網。回國后,馬云就做起了現在的阿里巴巴,并把它打造成了全球第一的B2B電子商務交易平臺。
但當大多數中國互聯網企業選擇到納斯達克上市的時候,馬云卻沒有跟風。當eBay收購易趣進入中國的時候,馬云卻選擇了推出淘寶網與eBay抗衡。
當大多數互聯網企業都在燒錢的時候,雖然也為互聯網的肅殺著了一下急,但馬云很快就開始偷著樂。
在市場還不太成熟的情況下,與其往市場上大把大把扔錢,不如把錢花在員工和公司身上。馬云認為,雖然阿里巴巴不缺錢,阿里巴巴也因此可以在互聯網的寒冬將他的內練一口氣更加徹底地進行下去。
|